随着陈克复的进场,后面是一队队的民夫,他们全都抬着一个个用红布覆盖的大箱子,足足有数百个这样的大箱子。所以的将士们目光都紧紧地盯着那里,他们都知道,这里面装的肯定就是军衔了。
而紧随民夫之后的,却是司令部直属的军乐团。军乐团是司令部新组建的单位,不但包含了原本的军乐队,还增加了一个文工队,里面收拢了许多辽人妇女,按司令部的说法,这些人将负责排练歌舞,然后轮流为各支部队慰问演出。此时,军乐队盛装而出,各种乐器齐全,十分隆重,许许多多的乐器,下面的一众将士大多听都没有听过。
雄壮的军乐声响起,紧随其后的是由临时抽调过来,担任紧急仪仗队任务的重装步兵旅的士兵们。这些士兵全都着明亮的铠甲,身后披着黑色的大长批风,无比的威风。更加让人感觉到惊讶的是,这一队近一千人的重装步兵旅的士兵们,全都是身高六尺的汉子,一个个剽悍魁梧,肌肉贲起。
此时这些猛男们每个人的手中都举着一面旗帜,最前面一人赫然举着的是绣有破军二字的黑色大旗。在他的身后,是巨大绣有隋字的大旗,后面还有一面巨大的陈字大旗飘扬。在这几面最显著的大旗后面,是一面面的小一号的旗帜,不少识字的士兵们已经认了出来,那是第一师,第二师等师旗,还有从第一团,一直到第二十三、第二十四团等团旗。除了这些师团旗,还有着营旗,就连每一连的连旗也有。
除了这些字旗,还有着各种绣有图案的大旗。如绣有胁插双翅的天狼旗,绣有胁插双翅的飞熊旗,张牙舞爪的青龙旗,有白色大老虎的白虎旗,有黑色巨龟的玄武旗,以及绣有如凤凰一般红色大鸟的朱雀旗。一众旗帜被那些重步兵的战士们一个个高高举着,每个人都如石雕一样,纹丝不动,手中的一面面大旗随着风猎猎飘动,远远看去,就是一片旗帜的海洋。
在一遍遍的军乐响过之后,陈克复踏上高高的阅兵台,看着下面那纹丝不动肃立于台下的四万余兵马,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无尽的豪迈之情。
一眼望去,战甲反射明光,耀眼一片,轻风吹过,将将士们头顶上的灰缨轻轻吹起飘扬,说不尽的威武肃杀。
这就是他的部队,几经血战,几经呕心沥血的谋划,到如今,他终于有雄兵数万。想那时,在辽河之畔,他曾经也如同顶下的众将士们一样,列阵于士兵的海洋之中。
成为那百万大军方阵的一员,接受着大隋帝国皇帝杨广的检阅,那时他就曾为大隋百万大军的气势所折服,迷醉。那时他就想着,如有朝一日,他一定也要如杨广一样,站在高高的阅兵台上,接受着几十万、数以百万计的精锐将士们的山呼。
虽然眼前的人海只有四万,和当初杨广百万的宏伟状况无法比较。但是却也已经让陈克复激动不已,这是自己的人马。
微微仰起头,陈克复抬起又手,感受着那令人沉醉的美好气氛。
军乐已经停止,整个校场寂静无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陈克复浑厚的声音响起,伴随着一种低沉的腔调,《诗经·秦风》响起。这是破军营自组建之时,就被陈克复选定的破军营军歌。如今,在这隆重而庄严的时刻,陈克复再一次的吟唱起了这首古诗。
紧随其后的军队团里发出了悦耳的配乐,接着新组建的军乐团文工队的女子们也开始合唱起来。渐渐的,下面的四万余将士们也开始跟着合唱起来,数万人共同唱着一首军歌,这是一种十分让人感觉热血沸腾的感觉。就连那些围在校场外的民壮、工匠们一个个也不由自主的跟着唱了起来,渐渐的合唱的声音整齐合拍的响起,直冲去宵。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等最终停了下来的时候,不少的士兵们都有些激动的涨红了脸,从没有如此刻般,是这么的认同着辽东军这个团体。
陈克复站在阅兵台上,好一会才平复了激动的情绪,大声的道:“弟兄们,我们来自山南海北,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战辽水,再新城,再战辽东城,一路上经历了多少大战。在这辽东之地,我们的一万勇敢的破军营战士不但越战越勇,而且也越战越多。如今我们的破军营成了辽东军,更是拥有着七万多的兵马。我们兵强马壮,我们将为华夏,为大隋,我陛下开僵拓土,荡平四方!”
“现在,本将,为三军授军衔!”
军乐部再次奏响激昂的军乐,在军乐声当中,首先由辽东军副司令李奔雷,辽东军司令部参谋长李节两位军中二三把手,亲自为陈克复佩上军衔。
两位重装骑兵战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各将一个用红绸盖着的托盘端到陈克复的面前。在万军之前,李奔雷和李节共同掀起红绸,每人从中拿起一块黄金打造的金质肩章军衔。那肩章上面被军中工匠营手艺最好的金银匠人,手工打制的四颗珍贵的金黄色宝石星。
李奔雷和李节每人拿着一个,走到陈克复的面前,行了一个礼,然后各自将手中的金黄宝石四星上将军衔肩章佩在了他的左右肩上。
那身豪华珍贵的亮银麒麟明光宝甲,原本就是银白耀眼,此时在右肩之上,却又点缀上了两片金色耀眼的黄金上将肩章,一时更是让陈克复整个人显得威武起来,充满着大将军的威严。
陈克复抬起右臂,捏起拳头,重重地在自己的左胸之上敲击了一下。
等到互相礼必,陈克复转身回到正中间,李奔雷和李节退下,又是两位威武的重装步兵手捧着托盘上来,这次的托盘却是银色的。
一旁的军乐团中,一位有着洪亮嗓门的汉子大声地唱道:“请大将军为辽东军副司令李奔雷、辽东军司令部参谋长李节,两位将军授中将军衔!”
揭开红绸,托盘里面躺着两枚银白色的银色三星中将军衔,陈克复拿起军衔,笑着为李奔雷、李节二人郑重的佩上。李奔雷激动的郑重一致礼,对于这位年过六十的老将来说,权势并不是他所追求的。年纪越大,名利之心也越淡了,特别是他还在晚年一下子丧失了三子二孙的情况之下。对他来说,只求在剩下的日子里能杀死更多的辽人,就是他的心愿了。
只是碰到了陈克复,这个让他感觉就如同自己孙子一样的上司,让他感觉那丢失的亲情又回到了他的身边。特别是陈克复对他那么的信任,如今又将他提为近十万大军的副司令,手上更是还兼掌着一个旅的重步兵。这让他早已经看出陈克复对同是军中副手李节不断打击架空的时候,对陈克复对他的这份信任更是感激不已。
相比李奔雷老爷子的激动,以及对军衔的那种神圣的感觉。李节在被陈克复亲手佩上了银质中将衔时,并没有什么激动的。在他看来,这军衔,不过又是陈克复所想出来绕过目前军中已有军职的一个法子罢了。
陈克复新立了军衔,就能不断地给投靠他的军官升衔,却不用担心没有官职可用。而对于他们这派人,却能轻松的将们更好的排挤出去。所以,对李节来说,虽然看似表现上他得到了军中仅次于陈克复的军衔,但是却并没有半点高兴之色,只是平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第119章 金银铜铁
北城大校场之中,数万将士看着陈克复及李奔雷和李将三位军中最高将领的肩膀上佩上了肩章,那铠甲之上明亮的那两个点缀,让底下无数的将士们为之神往。
什么时候他们也能挂上这样的肩章啊,哪怕不敢奢望挂上全黄金的四星上将衔,但是偶尔做梦,在梦中能挂上纯银的将军衔也是好的啊。
正式被授予了军衔的李奔雷和李节心思各异的站在陈克复的身后,两位负责仪仗的军士捧着空了的托盘走了下去。六位同样手捧着争色托盘的仪仗军士挺着胸走了上来,军乐队中那位负责唱喝的大汉大声唱道:“请大将军为各师长授少将衔!”
作为第一批被授予军衔的少将,此次只有六个师的师长得到了这个荣誉,现在辽东军新建,除了六个师长外,其它诸如司令部本来应当有的一些高级职位并没有授人。眼下能得到少将衔的只有六位师长,而现在五师师长刘铁柱,和三师师长胡海都各有任务不能出席今天的授衔仪式。
随着一长声腔调,第一师师长毛翊、第二师师长鲁世深、第四师师长张合,第六师师长陈贵,俱穿着各自最漂亮威武的铠甲神色庄重的走上阅兵台。
“敬礼!”
四人唰的一声右手握拳,重重地敲击在自己的左胸之上。
陈克复对着四人也回了个礼,眼中满是高兴和激动,这些都是自己的嫡系心腹啊,而且他相信通过这次的整编之后,以后毛翊他们在军中的威望肯定能上升不少。
仪仗兵们捧着托盘站在陈克复的身后,李奔雷和李节掀去托盘上的红绸,一人拿起一个肩章,捧到陈克复的面前,由陈克复在一左一右的帮获得少将衔的师长们佩上。
对于将军级的将领,此次所有的军衔都是由他来亲自授衔,以此也在全军面前,彰显他全军主将的无上权威,让所有人知道,整个辽东军当家做主的人是他。他要在这支军队一成形的时候,就将这个念头牢牢的植入到所有的士兵心中。
少将衔为正师级军官的军衔,而副师长、师参谋长、旅长等军官,依照陈克复拟定的军衔条例,也只能是授予准将军衔。而且陈克复还将军衔与军职挂钩,基本上高级的军职都是一职一衔,只有是拥有该级军衔的军官才任担任这一级的职务。如果一个副师长想任师长,除非先晋升少将衔,要不,他就没资格任师长。同样的,一位少将衔的将军,是不可能去担任一个副师长的职务的。这样一来,就十分明确了各级职位及军官的顺序,也很好的保护了军中老军官的利益。
“恭请大将军授准将衔!敬礼!”
准将衔的军官就要多上不少,凡副师长的军官及正旅级官员皆授准将衔。辽东军六个师,两个旅,每师一位副师长、一位参谋长。此次获得准将军衔的高级军官一共有十二位将军,两个旅的旅长由陈克复和李奔雷两位正副司令担任。这些人可以说包括了原来军中的正五品及从五品,而这次有了鹰扬府的新空缺后,陈克复基本上将这些人都改成了正五品官职,除了李节的人外。
军乐队一通奏乐,除了四个领军在外不能出席的军官外,八位新出炉的准将一个个高兴地走上前台。
此次获得准将军衔的十二人分别是,一师陈风、沈光,二师陈青、陈林,三师陈火、刘威,四师张彪、王彬,五师陈富、何大勇,六师陈山、崔石。除去陈火、刘威、陈富、何大勇,其余八人也同样是迈着矫健的步伐登上了阅兵台。
而紧随民夫之后的,却是司令部直属的军乐团。军乐团是司令部新组建的单位,不但包含了原本的军乐队,还增加了一个文工队,里面收拢了许多辽人妇女,按司令部的说法,这些人将负责排练歌舞,然后轮流为各支部队慰问演出。此时,军乐队盛装而出,各种乐器齐全,十分隆重,许许多多的乐器,下面的一众将士大多听都没有听过。
雄壮的军乐声响起,紧随其后的是由临时抽调过来,担任紧急仪仗队任务的重装步兵旅的士兵们。这些士兵全都着明亮的铠甲,身后披着黑色的大长批风,无比的威风。更加让人感觉到惊讶的是,这一队近一千人的重装步兵旅的士兵们,全都是身高六尺的汉子,一个个剽悍魁梧,肌肉贲起。
此时这些猛男们每个人的手中都举着一面旗帜,最前面一人赫然举着的是绣有破军二字的黑色大旗。在他的身后,是巨大绣有隋字的大旗,后面还有一面巨大的陈字大旗飘扬。在这几面最显著的大旗后面,是一面面的小一号的旗帜,不少识字的士兵们已经认了出来,那是第一师,第二师等师旗,还有从第一团,一直到第二十三、第二十四团等团旗。除了这些师团旗,还有着营旗,就连每一连的连旗也有。
除了这些字旗,还有着各种绣有图案的大旗。如绣有胁插双翅的天狼旗,绣有胁插双翅的飞熊旗,张牙舞爪的青龙旗,有白色大老虎的白虎旗,有黑色巨龟的玄武旗,以及绣有如凤凰一般红色大鸟的朱雀旗。一众旗帜被那些重步兵的战士们一个个高高举着,每个人都如石雕一样,纹丝不动,手中的一面面大旗随着风猎猎飘动,远远看去,就是一片旗帜的海洋。
在一遍遍的军乐响过之后,陈克复踏上高高的阅兵台,看着下面那纹丝不动肃立于台下的四万余兵马,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无尽的豪迈之情。
一眼望去,战甲反射明光,耀眼一片,轻风吹过,将将士们头顶上的灰缨轻轻吹起飘扬,说不尽的威武肃杀。
这就是他的部队,几经血战,几经呕心沥血的谋划,到如今,他终于有雄兵数万。想那时,在辽河之畔,他曾经也如同顶下的众将士们一样,列阵于士兵的海洋之中。
成为那百万大军方阵的一员,接受着大隋帝国皇帝杨广的检阅,那时他就曾为大隋百万大军的气势所折服,迷醉。那时他就想着,如有朝一日,他一定也要如杨广一样,站在高高的阅兵台上,接受着几十万、数以百万计的精锐将士们的山呼。
虽然眼前的人海只有四万,和当初杨广百万的宏伟状况无法比较。但是却也已经让陈克复激动不已,这是自己的人马。
微微仰起头,陈克复抬起又手,感受着那令人沉醉的美好气氛。
军乐已经停止,整个校场寂静无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陈克复浑厚的声音响起,伴随着一种低沉的腔调,《诗经·秦风》响起。这是破军营自组建之时,就被陈克复选定的破军营军歌。如今,在这隆重而庄严的时刻,陈克复再一次的吟唱起了这首古诗。
紧随其后的军队团里发出了悦耳的配乐,接着新组建的军乐团文工队的女子们也开始合唱起来。渐渐的,下面的四万余将士们也开始跟着合唱起来,数万人共同唱着一首军歌,这是一种十分让人感觉热血沸腾的感觉。就连那些围在校场外的民壮、工匠们一个个也不由自主的跟着唱了起来,渐渐的合唱的声音整齐合拍的响起,直冲去宵。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等最终停了下来的时候,不少的士兵们都有些激动的涨红了脸,从没有如此刻般,是这么的认同着辽东军这个团体。
陈克复站在阅兵台上,好一会才平复了激动的情绪,大声的道:“弟兄们,我们来自山南海北,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战辽水,再新城,再战辽东城,一路上经历了多少大战。在这辽东之地,我们的一万勇敢的破军营战士不但越战越勇,而且也越战越多。如今我们的破军营成了辽东军,更是拥有着七万多的兵马。我们兵强马壮,我们将为华夏,为大隋,我陛下开僵拓土,荡平四方!”
“现在,本将,为三军授军衔!”
军乐部再次奏响激昂的军乐,在军乐声当中,首先由辽东军副司令李奔雷,辽东军司令部参谋长李节两位军中二三把手,亲自为陈克复佩上军衔。
两位重装骑兵战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各将一个用红绸盖着的托盘端到陈克复的面前。在万军之前,李奔雷和李节共同掀起红绸,每人从中拿起一块黄金打造的金质肩章军衔。那肩章上面被军中工匠营手艺最好的金银匠人,手工打制的四颗珍贵的金黄色宝石星。
李奔雷和李节每人拿着一个,走到陈克复的面前,行了一个礼,然后各自将手中的金黄宝石四星上将军衔肩章佩在了他的左右肩上。
那身豪华珍贵的亮银麒麟明光宝甲,原本就是银白耀眼,此时在右肩之上,却又点缀上了两片金色耀眼的黄金上将肩章,一时更是让陈克复整个人显得威武起来,充满着大将军的威严。
陈克复抬起右臂,捏起拳头,重重地在自己的左胸之上敲击了一下。
等到互相礼必,陈克复转身回到正中间,李奔雷和李节退下,又是两位威武的重装步兵手捧着托盘上来,这次的托盘却是银色的。
一旁的军乐团中,一位有着洪亮嗓门的汉子大声地唱道:“请大将军为辽东军副司令李奔雷、辽东军司令部参谋长李节,两位将军授中将军衔!”
揭开红绸,托盘里面躺着两枚银白色的银色三星中将军衔,陈克复拿起军衔,笑着为李奔雷、李节二人郑重的佩上。李奔雷激动的郑重一致礼,对于这位年过六十的老将来说,权势并不是他所追求的。年纪越大,名利之心也越淡了,特别是他还在晚年一下子丧失了三子二孙的情况之下。对他来说,只求在剩下的日子里能杀死更多的辽人,就是他的心愿了。
只是碰到了陈克复,这个让他感觉就如同自己孙子一样的上司,让他感觉那丢失的亲情又回到了他的身边。特别是陈克复对他那么的信任,如今又将他提为近十万大军的副司令,手上更是还兼掌着一个旅的重步兵。这让他早已经看出陈克复对同是军中副手李节不断打击架空的时候,对陈克复对他的这份信任更是感激不已。
相比李奔雷老爷子的激动,以及对军衔的那种神圣的感觉。李节在被陈克复亲手佩上了银质中将衔时,并没有什么激动的。在他看来,这军衔,不过又是陈克复所想出来绕过目前军中已有军职的一个法子罢了。
陈克复新立了军衔,就能不断地给投靠他的军官升衔,却不用担心没有官职可用。而对于他们这派人,却能轻松的将们更好的排挤出去。所以,对李节来说,虽然看似表现上他得到了军中仅次于陈克复的军衔,但是却并没有半点高兴之色,只是平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第119章 金银铜铁
北城大校场之中,数万将士看着陈克复及李奔雷和李将三位军中最高将领的肩膀上佩上了肩章,那铠甲之上明亮的那两个点缀,让底下无数的将士们为之神往。
什么时候他们也能挂上这样的肩章啊,哪怕不敢奢望挂上全黄金的四星上将衔,但是偶尔做梦,在梦中能挂上纯银的将军衔也是好的啊。
正式被授予了军衔的李奔雷和李节心思各异的站在陈克复的身后,两位负责仪仗的军士捧着空了的托盘走了下去。六位同样手捧着争色托盘的仪仗军士挺着胸走了上来,军乐队中那位负责唱喝的大汉大声唱道:“请大将军为各师长授少将衔!”
作为第一批被授予军衔的少将,此次只有六个师的师长得到了这个荣誉,现在辽东军新建,除了六个师长外,其它诸如司令部本来应当有的一些高级职位并没有授人。眼下能得到少将衔的只有六位师长,而现在五师师长刘铁柱,和三师师长胡海都各有任务不能出席今天的授衔仪式。
随着一长声腔调,第一师师长毛翊、第二师师长鲁世深、第四师师长张合,第六师师长陈贵,俱穿着各自最漂亮威武的铠甲神色庄重的走上阅兵台。
“敬礼!”
四人唰的一声右手握拳,重重地敲击在自己的左胸之上。
陈克复对着四人也回了个礼,眼中满是高兴和激动,这些都是自己的嫡系心腹啊,而且他相信通过这次的整编之后,以后毛翊他们在军中的威望肯定能上升不少。
仪仗兵们捧着托盘站在陈克复的身后,李奔雷和李节掀去托盘上的红绸,一人拿起一个肩章,捧到陈克复的面前,由陈克复在一左一右的帮获得少将衔的师长们佩上。
对于将军级的将领,此次所有的军衔都是由他来亲自授衔,以此也在全军面前,彰显他全军主将的无上权威,让所有人知道,整个辽东军当家做主的人是他。他要在这支军队一成形的时候,就将这个念头牢牢的植入到所有的士兵心中。
少将衔为正师级军官的军衔,而副师长、师参谋长、旅长等军官,依照陈克复拟定的军衔条例,也只能是授予准将军衔。而且陈克复还将军衔与军职挂钩,基本上高级的军职都是一职一衔,只有是拥有该级军衔的军官才任担任这一级的职务。如果一个副师长想任师长,除非先晋升少将衔,要不,他就没资格任师长。同样的,一位少将衔的将军,是不可能去担任一个副师长的职务的。这样一来,就十分明确了各级职位及军官的顺序,也很好的保护了军中老军官的利益。
“恭请大将军授准将衔!敬礼!”
准将衔的军官就要多上不少,凡副师长的军官及正旅级官员皆授准将衔。辽东军六个师,两个旅,每师一位副师长、一位参谋长。此次获得准将军衔的高级军官一共有十二位将军,两个旅的旅长由陈克复和李奔雷两位正副司令担任。这些人可以说包括了原来军中的正五品及从五品,而这次有了鹰扬府的新空缺后,陈克复基本上将这些人都改成了正五品官职,除了李节的人外。
军乐队一通奏乐,除了四个领军在外不能出席的军官外,八位新出炉的准将一个个高兴地走上前台。
此次获得准将军衔的十二人分别是,一师陈风、沈光,二师陈青、陈林,三师陈火、刘威,四师张彪、王彬,五师陈富、何大勇,六师陈山、崔石。除去陈火、刘威、陈富、何大勇,其余八人也同样是迈着矫健的步伐登上了阅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