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恚鬼在成为鬼仙之前,也曾经是有生命的人。只是因为很多原因,他们对精神和肉身的认知跟我们不一样,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归宿 它们成了以负面情绪为食的恚鬼,而我们则轮回转世,一代一代繁衍生息。”

    说着,北泉朝床上那团微微蠕动的肉块抬了抬下巴:

    “现在,似乎有人想要用你们看到的这个方法,‘繁殖’出新的恚鬼来。”

    “什么!?”

    饶是沉着冷静如青烛,也在听到这个答案时,瞬间变了脸色:

    “你是说,这东西是为了养出新的恚鬼!?”

    北泉轻轻摇了摇头。

    “既是,也不是。”

    他用了一个更准确的措辞:

    “应该说,有人试图将许蕾的魂魄转化成一只新的恚鬼。只可惜,他失败了。”

    青烛深深蹙起眉,看向那团东西的目光简直像带了刀子一样。

    “你的意思是,祝泓 杀了许蕾和王保泰,还搞出这么一团不死不活的肉团,就是为了将许蕾的三魂七魄转化成一只新的恚鬼?”

    北泉“嗯”了一声。

    他开始给青烛和阿柳两人仔细解释这团东西的来历。

    事实上,祝泓 使用的手段非常复杂,光是材料就极其难找。

    因为恚鬼一族本身的特性,这个术法的“主材”必须是一个精神力非常强大的完整的三魂七魄,但凡缺少任何一魂一魄都不可以。

    然后术者要给这个魂魄一个“肉身”,通常是足月但未出生的动物胎儿,猪狗牛羊皆可。

    接着他要剥掉“肉身”的皮,再用一张人皮包裹。

    而且人皮还得有讲究,必须是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四柱纯阴之体,且剥皮时需使用纯铁的刀具,下刀的部位也有要求。

    准备好材料之后,便是“饲养”了。

    北泉不知道祝泓 是方法不对,还是哪里出了岔子。

    很显然,他失败了。

    面前这具“肉身”,虽然还“活”着,却已失去了转化成恚鬼的可能了。

    第136章 新婚-23 那就麻烦你帮我找两本书吧

    青烛看着那团被人皮包裹的肉块, 眉心紧拧成结,露出了显而易见的厌恶之色。

    虽然知道了这玩意儿的来历,但对他们“特七”来说, 由此而来的问题一点也未见减少。

    首先他们没能在这座房子里逮到祝泓 ,这就意味着连续杀了两个人的案件嫌疑人至今仍然逍遥在外。

    如此一个穷凶极恶的犯人,不仅身怀异术, 而且手段狠辣, 还不知藏了多少秘密, 只要一天没有落网,不管是警方还是他们“特七”, 都没法跟“上头”交代。

    另外,祝泓 丢下的这个“失败品”,也必须妥善处理, 不能留下任何手尾。

    于是青烛指了指那团犹自规律搏动着的肉块,开口问道:

    “北泉,这东西要怎么办?”

    “严格来说,它现在就是个不死不活的肉团而已。”

    北泉想了想:“我建议, 你们不如先将它带回你们‘特七’, 找个专家看看能不能把里头许蕾的三魂七魄‘处理’一下……”

    他的“处理”二字说得含糊,不过青烛和阿柳都能听出,大约差不多就是让他们设法超度的意思了。

    顿了顿,北泉又接着说道:

    “当然,若是实在不行, 那也是她的命……”

    他抬眼看了看青烛:

    “只能一把火烧掉了。”

    青烛绷着表情,缓缓点了点头。

    他之所以代号“青烛”, 正是因为他擅用南阳离火。

    南阳离火不是凡火,能烧天下污秽之物, 也是各种邪术和恶咒的产物的克星,对付这么一个不死不活的肉团当然不在话下。

    只是毕竟里面包着一个人的三魂七魄,若是无法超度就直接付诸一炬,许蕾的魂魄也会随之灰飞烟灭,再也没有了轮回往生的可能。

    他们“特七”虽然隶属政府机构,但毕竟师承教导在前,多年修术的习惯在后,大多数成员仍然是遵守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凡事不可做绝的原则的。

    因此,一把火烧光这种太过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在青烛和阿柳这样的温和派看来,也只能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好,就按你说的办。”

    青烛一颔首,然后脱下外套,抖搂开来,将那团活肉连皮带馅一并裹住,单手抄了起来,“我们先把它带回‘特七’去。”

    警方搜遍了别墅,也没能在这里找到祝泓 本人。

    看样子,祝泓 已经不知从哪里得知自己的身份已经败露,提前跑路了。

    但祝泓 人虽跑了,这幢小楼里却到处是阴气,还不知有没有在哪个犄角旮旯里藏了什么邪门的玩意儿 这对普通人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于是三人商量过后,决定让阿柳姑娘留下,协助警方排查和处理善后,北泉和青烛则跟专案组一起继续追查祝泓 的下落。

    只不过,当北泉和青烛从房子里出来时,就有一个老刑警迎面而来,开门见山道:

    “我们找到祝泓 了!”

    青烛立刻追问:

    “人在哪里?!”

    “先上车!”

    警官将二人让进车里,自己坐到驾驶席上,利索地发动车子:

    “祝泓 好像回了自己单位!”

    &&& &&& &&&

    8月8日,星期天,凌晨三点零五分。

    祝泓 虽然常年宅在乡下的小院里潜心研究学问,其实也是有一份正经工作的。

    他是本地某所大学的附属历史研究所聘用的专家,有自己的课题组,偶尔也会在研究所露个脸,出席几个研讨会,或是带带学生、做做评估什么的。

    所以当蓝 在凌晨时看到祝泓 走进资料室时,他虽然有些惊讶,但也丝毫没有起疑。

    “祝老师!”

    蓝 连忙站起身,托了托滑到鼻梁上的黑框眼镜:

    “您怎么这个点了还过来?”

    “啊,是小蓝啊。”

    祝泓 眯起眼,对蓝 和善一笑:

    “我回来找点资料。”

    蓝 忽然打了个冷颤。

    他是去年才招进来的学考古的博士生,在研究所呆了不到一年,满打满算只见过祝泓 三次。

    在蓝 的印象里,这位祝老师是个温和尔雅的谦谦君子,待人十分客气,疏离有礼,而且因为说话语调有些过于阴柔,又一把年纪了还没结婚的关系,被私下传过闲话,说他可能是个同性恋。

    但不知为什么,此时此刻,看着祝泓 的微笑,蓝 莫名地感到心跳加速,后脖子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这种感觉来得毫无道理,但又分外清晰。

    他觉得自己好像一只被蛇盯上了的青蛙,下一刻就要被死死缠住,再整个儿囫囵吞吃下肚了。

    别胡思乱想!

    蓝 悄悄掐了自己一把,把那股不知从何而起的恐惧感强行驱逐出了大脑。

    “是、是这样啊。”

    他扯了扯嘴角,勉强挤出一个微笑。

    “那……祝老师您要找什么资料?需要我帮忙吗?”

    祝泓 眯起眼,声音愈发轻柔:

    “可以吗?”

    他笑着说道:

    “那就麻烦你帮我找两本书吧……”

    …… ……

    ……

    十五分钟后,蓝 背着自己的牛津布挎包,独自从资料室里出来,穿过长长的走廊,乘上电梯,下到一楼。

    当他经过门卫室时,保安小哥拉开窗户,笑着跟蓝 打了声招呼:

    “蓝 ,你不是说要通宵赶论文吗?怎么这个点就走啦?”

    蓝 回头,托了托黑框眼镜,朝保安小哥笑了笑,语气轻柔地回答:

    “资料查得差不多了,我回去再写。”

    …… ……

    ……

    又是一刻钟后,六七辆警车停在了历史研究所的门口。

    吓得够呛的保安小哥带着警察直接上到顶楼,打开了资料室的大门。

    偌大的资料室只留了靠窗一排的两支灯管。

    在昏暗的照明中,所有人都看到,有一个人影高高地悬在窗前,垂着脑袋,双手放在身侧,一动不动。

    一条绳子笔直地垂下,连到那人的脖子上。

    一架取书用的梯子侧翻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