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吴中四大才子之一,在绘画史上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为吴门四家。

    而唐豆对唐伯虎最熟悉的则是那部周星星主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

    不过唐豆遍翻史料之后却发现周星星主演的那部电影纯粹就是扯淡,历史中的唐伯虎跟影视剧中的唐伯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影视剧中的唐伯虎风流倜傥、家境殷厚,身边妻妾成群,而且还到处寻花问柳,根本就不用考虑生计的问题。

    可是史书中的唐伯虎却是一生悲惨,甚至连填饱肚子都成了一个问题。

    唐伯虎父亲经商,算得上是小富之家,可是他二十多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唐伯虎不善经营,家境逐渐衰败,后来在好友的规劝之下才潜心读书,到二十九岁的时候参加应天府公试,得第一名解元,三十岁赴京会试,本以为可以金榜折桂,可是却没想到受到同乡徐经贿买考题的牵连,被判终生不得为官,此后唐伯虎返回故里,只能以卖画为生,至五十四岁时潦倒而终,临终前写下绝笔: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

    只当漂流在异乡。

    由此诗即可读懂唐伯虎对自己的一生是何等的愤慨。

    唐豆选择他作为自己接触的第一个历史名人,并不是因为两个人都姓唐,唐伯虎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这样的人不拉他一把又去拉何人?自己如果能够跟唐伯虎建立关系,那绝对是一件双赢的好事情,甚至唐豆已经把送给唐伯虎的礼物都精心准备好了,那就是一条能够让唐伯虎摆脱生活困境绝妙好点子,当然,这个点子对现代人来说一文不值,随便在网络上就可以搜出一大堆来,可是如果对跨越将近千年的古人来说,那就是金点子。

    雪中送炭重如山,锦上添花轻如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唐豆是打算令唐伯虎展开一段另样辉煌的人生。

    唐豆很快就选好了跟唐伯虎接触的切入点。

    公元1515年,明武宗正德十年。

    唐伯虎在正德九年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谋事,察觉宁王有不轨之心,遂装疯,甚至赤体上街,这才得以脱身返回吴县,这一年唐伯虎四十五岁,返回吴县之后依旧是以卖画为生,生活穷困潦倒,而这一段时期却是他的创作高峰期,很多不朽的传世名作都是出自这个时期。

    深思熟虑之后,唐豆起身从衣柜中找出一套明代普通老百姓穿着的服饰更换起来,不大的功夫,唐豆摇身一变成了古人,青布小袄,白布裤,白布袜,青布鞋,头扎皂布巾,就跟影视剧中明代的那些普通老百姓一样的装扮,只不过稍显有些细皮嫩肉了一些,举止也有一些生硬。

    唐豆对着镜子自己比划了半天,忍不住笑了个前仰后合。

    从今天起,哥也成了古人了。

    好不容易止住了笑声,唐豆又仔细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衣着和随身携带的物品,神情庄重的伸手抚摸着小指上佩戴着的那枚神奇戒指,轻声说道:“我要去明武宗正德十年苏州吴县桃花坞附近平坦空旷没有人烟的地方。”

    戒指乌光一闪,唐豆嗖的一声消失在了房间里。

    第17章 老板娘

    忙碌的一天又过去了,唐豆醉醺醺的打开防盗门进入店里,猛子、张春来和柳淑仪三个人正在打扫卫生,整理货架上那些古董,而杨灯则一如既往的在会客室里清理账目盘点现金。

    唐豆走到猛子身边拉呱了一会了,一身酒气的走进了会客室,又坐到了杨灯对面。

    如今杨灯不仅干着鉴定师的工作,还把会计的工作也兼了起来,颇有点像似老板娘了。

    闻到唐豆身上的酒气,杨灯虽然没有抬头却也是微微皱了一下眉。

    这人也实在是有点太不着调了,这么一大摊子生意随手就交给几个伙计照应,自己一天不照面,还喝得醉醺醺回来,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唐豆又是打开两罐可乐,一罐给杨灯,另一罐则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下去。

    丫的,唐伯虎这个老家伙酒量实在是太大了,两个人竟然喝了三坛酒,若不是自己机灵装醉,恐怕今天晚上就甭想回来了。

    想到唐伯虎那老家伙用看小三一样的眼神含情脉脉的盯着自己,竟然要拉着自己同床夜话,唐豆就感到浑身一阵恶寒。

    丫的,这老家伙不会因为寂寞孤独冷变成老玻璃了吧?

    还好,这个老家伙乘着酒兴竟然专门为自己挥毫泼墨绘制了一幅《桃花仙人醉桃花》图,把两个人乘着酒兴一人一句创作出的《桃花诗》提在画作之上。还盖上了他自篆刻以来很少使用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章和只为亲近之人才加盖的“桃花庵主”印章。

    后世唐伯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美誉就是来源于这个“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章,只是传世的唐伯虎作品上却鲜有这枚印章的出现。

    您没看错,那首脍炙人口的《桃花诗》是唐豆和唐伯虎一人一句创作出来的,只是唐豆这货不费一点脑子直接把唐伯虎自己创作的诗作随口吟出,反倒把唐伯虎震惊了个一塌糊涂,将唐豆引为自己的生平知己。

    这幅诗画唐豆倒是小心翼翼的带回来了,不过他打算明天抽时间还要再带回去,到苏州城找个裱画师父精心裱糊起来,只有这样这幅画作才是真正的古玩,否则可能就白瞎了唐伯虎这幅传世之作。

    请现代的裱画师父装裱唐伯虎真迹,就算是真的恐怕也变成假的了,唐豆可不会做这种傻事。

    不仅要装裱,唐豆还打算把这幅画拿回来做一下旧。

    字画做旧的方法有直染法和熏染法,这些唐豆倒是懂的,原先他老爸可是没少干这活,他也经常给老爸打下手,还亲自做过几次。

    所谓的直染法,就是将临好的画放在玻璃平面上,用排笔将隔夜的浓茶在画作上反复涂染,让茶色完全挂在宣纸上。在此基础上,再用稀释后的陈醋在上面喷洒,使颜色均匀被画纸吸收。如此涂染多次,放置一星期后纸张的颜色就会变黄,再过一段时间后,纸张的颜色黄中略显灰色,看上去就有旧纸的感觉了。

    而熏染法就是在东西做好之后,把书画挂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空间里,用点燃椰子壳或者香火冒出来的烟来熏。

    经过多日熏烤,纸张上就会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咖啡色,与旧纸极为相似。

    有些古画因为传世的时间比较长,容易遭到虫蛀。做旧者正是抓住这样的心理,画外的做旧手法应运而生,做旧者将做好的画放在生了虫的米缸或者面袋里面,故意让虫子在上面留下蛀咬的痕迹,更增加了画作的可信度。

    这样一连串手法制作下来,就算一些收藏大家都有看走了眼的时候,更别说那些肚子里装着半瓶醋的业余爱好者了。

    唐豆正在心里盘算如何将这幅唐伯虎的《桃花仙人醉桃花》做旧,这时杨灯已经算好了账,把账本推到唐豆面前,有些没好气地说道:“老板,帐已经核对好了,你看看吧。”

    唐豆听出了杨灯的语气,讪讪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这事儿自己可没法解释,难道告诉杨灯自己到明代陪着唐伯虎喝酒去了?这不是扯淡么,杨灯一准把自己当成神经病拨打120。

    看了一下帐,今天没有卖什么出彩的大物件,不过零零碎碎加在一起营业额也有十七万多。

    不过这也正常,哪有天天生意爆棚的古玩店呀,就算今天只卖了十七万多,恐怕在这一条街上也能排到三甲之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