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才不闷呢,你弄回来那么多的好东西,他们几个整天看起来没完,就那一千多根竹简就够他们研究几个月的了。”杨灯接着抱怨。
唐豆一嘴的苦水,几位老爷子再次杀到黄浦,恐怕不是一两天就能回去的,自己躲清静跑出来就图个穿越起来方便,这回倒好,几位老爷子又追过来的。
得了,朱元璋那儿也不忙着去了,在店里坐等几位老爷子吧。
唐豆躺回床上跟杨灯煲了一会儿情话,迷迷糊糊睡了一小觉,醒来之后看了下时间,扑棱一下坐起来急忙给杨一眼拨了个电话:“爸,您到黄浦了没有?”
“刚下高速,曹操那幅《端午祭》在不在店里?”
“在”,唐豆麻利的回答着,推门走了出去,直接下楼等候岳父老子一行。
唐豆在卖场外面等了大约二十多分钟,郭强开着配发给他们的那辆途锐拐进了通向地下停车场的辅道,唐豆急忙快步迎了上去。
车门打开,三个老头黑着脸先后下车,唐豆咧着嘴急忙打招呼。
大庭广众之下,杨一眼还是忍不住用手中的拐棍敲了唐豆一下,虎着脸骂道:“臭小子,昨天在家的时候不说你手中有曹操的绝迹,是不是怕我们给你没收了?”
也是,唐豆昨天才刚刚从金陵来到黄浦,在金陵住了这么长时间,连那一套《金文全编》都拿出来了,就是矢口不提曹操《端午祭》的事情,这似乎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三位老爷子哪知道这幅《端午祭》是唐豆临时起意搞回来的,在今天早晨他从父母那儿返回来之前他都还没有这个念头,如果不是崔哲浩前来闹事,恐怕这篇曹操手书的《端午祭》也不会出现。
可是,唐豆却没有办法跟三位老爷子解释,只得咧嘴挠头装做不好意思的样子,讪笑着解释道:“我忘了。”
“臭小子,这种珍贵的东西你也可以忘了?!”说着话,杨一眼的拐棍又举了起来。
秦杰又闪出来护住了唐豆,冲着杨一眼骂道:“你已经骂了豆子一路了,还有完没完?”
唐豆一头黑线,原来曹操的墨宝在老爷子心目中的地位这么高呀,早知如此,当初真应该请曹丞相勉为其难再多写上两幅。
唐豆拍马屁的搀扶住杨一眼,嘿嘿笑着说道:“爸,那啥,咱们先进去吧,现在估计围观曹操那幅《端午祭》的人还不少,等到闭店的时候我把它拿出来给您和外公师父细细把玩。”
杨一眼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唐豆搀扶着杨一眼向店里走,悄悄的冲着秦彦培和周老呲了呲牙,结果换来两位老爷子两声哼声。
进入店中,唐豆本想先带着三位老爷子和秦杰先到自己的办公室的,三位老爷子却根本不理会唐豆,问明曹操的《端午祭》是陈列在三楼的非卖品展区之后,乘坐电梯直奔三楼。
此时三楼非卖品展区之内还聚集着不少的人,不过却没有上午唐豆刚把《端午祭》拿出来时那么多人了。
非卖品展区陈列着将近五十二件展品,其中有好几件虽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却早已经被业界承认的国宝级的古玩,自唐豆的这家店开业以来就是店里最大的亮点,无论是前往店中淘宝的藏家还是那些闲逛的散客,无一例外都要到非卖品展区转上一圈,虽然看得见摸不着,谁又不想亲眼见识一下国宝级的宝贝。
看到围在曹操《端午祭》展柜前的几十号人,三位老爷子心里就跟猫抓的一样难受,可是却也无计可施,他们总不能蛮不讲理的让唐豆马上把这件宝贝取出来让他们上手吧。
唐豆小心翼翼的冲着三老问道:“外公、师父、爸,要不您三位先到我办公室里坐一会儿吧,现在距离打烊还有好几个小时呢。”
杨一眼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你忙你的去,不用管我们。”
唐豆咧了咧嘴,他哪敢就这样拍屁股离开,嘿嘿干笑了两声,招呼休闲吧的服务员送过来一壶茶。
秦彦培和周老二人忍不住先是凑了过去,唐豆安顿好杨一眼和秦杰,急忙跟过去照顾两位老爷子,毕竟两位老爷子年纪大了,可受不了拥挤。
幸好,围观《端午祭》的藏友中有人认出了秦彦培和周老二人,见到这两位老爷子亲自来了,急忙开口招呼:“秦老、周老,您二位可是收藏界的泰山北斗,请您二老给点评一下曹操的这幅《端午祭》吧。”
人们听说这两位老爷子竟然是故宫博物院的前院长秦彦培和素有北杨南周之称的复旦大学老校长周复始,马上很配合的闪出了一条路。
在欣赏之余能够听到专家点评同样是获益匪浅,哪位藏友又愿意失去这样的机会。
虽然隔着一层防弹玻璃护罩,可是两位老爷子在见到展柜中陈列的《端午祭》和那个血龙木制作的书画匣时,两位老爷子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
好大的手笔,单只是这个书画匣就已经堪称是一件重宝了,如果这个书画匣再有些说道的话,恐怕都可以作为一场中型拍卖会的压轴拍品了。
第330章 一世大英雄
秦彦培和周老二人看着面前《端午祭》如同金戈铁马一般苍劲的字体,在自己的心中对照着衮雪两个字的笔意。
大约十几分钟之后,二老先后抬起了头,彼此对视了一眼。
毕竟周老的根就在黄浦,围观的藏友中有好几人认识周老,已经有人忍不住开口询问了起来:“周老,您给人们讲讲吧。”
周老跟秦彦培交换了一下意见,沉吟了一会,组织了一下措辞,开口说道:“这幅字从落款上来看,是曹操在建安二十四年五月五日为端午祭祀而专门书写的祭文,从笔意上看最少有八成与衮雪二字非常吻合,只是感觉稍微圆润了一些,失去了衮雪二字笔意中的锋芒。现在这物件我还没有上手,只能从型上先说一个大概,还是请秦院长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秦彦培笑了笑,刚要开口,这时从人群后面传来了杨一眼的声音:“还是我说吧。”
秦彦培急忙收住了口,他知道杨一眼抢在自己前面开口,必定是对周老刚才所说的那些有不同意见,而抢在自己前面发表意见,则是看在自己是他岳父老子的面子上,要是搁以前,恐怕这个老家伙连自己一起也得埋了。
围观的人们见到人群外开口说话的杨一眼,有认识的已经吃惊的打起了招呼:“是杨一眼前辈,杨前辈你好。”
杨一眼的名气何其之大,圈子里的人就算未见其人也早闻其名,人们听说眼前这人竟然是传说中的杨一眼,不由得肃然起敬,纷纷退避着给杨一眼让开了一条通道。
在秦杰的搀扶下,杨一眼步履稳健的走进了圈子,周老笑呵呵的上前伸手搀住了杨一眼的胳膊,笑道:“老家伙,当着这么多人,你可要多少给我留点面子呀。”
围观的人们哄笑了起来,连秦杰也是忍俊不禁。
杨一眼笑道:“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要是说错了什么你这个老东西尽管放马过来,说服了我我还请你喝酒。”
“得,你的酒我可不敢喝,跟你喝酒我还不如跟牛对饮,那样我也许还有一两成全身而退的机会。”
人们又哄笑了起来,有人在人群中起哄:“杨老、周老、秦老,赏个面子,晚上我请您几位喝酒,听者有份,大家一起去。”
人们起着哄,眼巴巴的望着三老,恨不得他们能够点头答应。
玩古玩的人动辄百万千万,谁会在乎请客喝顿酒花的那俩钱,能跟三老同席,随便得到三老的一句指点,那获益可不是能用一顿酒来衡量的。
杨一眼呵呵笑着颇为古派的向周围拱手致谢,等到喧嚣声平静下来,杨一眼望着周老说道:“老周,你说曹操这幅端午祭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五月五日所作的?”
唐豆一嘴的苦水,几位老爷子再次杀到黄浦,恐怕不是一两天就能回去的,自己躲清静跑出来就图个穿越起来方便,这回倒好,几位老爷子又追过来的。
得了,朱元璋那儿也不忙着去了,在店里坐等几位老爷子吧。
唐豆躺回床上跟杨灯煲了一会儿情话,迷迷糊糊睡了一小觉,醒来之后看了下时间,扑棱一下坐起来急忙给杨一眼拨了个电话:“爸,您到黄浦了没有?”
“刚下高速,曹操那幅《端午祭》在不在店里?”
“在”,唐豆麻利的回答着,推门走了出去,直接下楼等候岳父老子一行。
唐豆在卖场外面等了大约二十多分钟,郭强开着配发给他们的那辆途锐拐进了通向地下停车场的辅道,唐豆急忙快步迎了上去。
车门打开,三个老头黑着脸先后下车,唐豆咧着嘴急忙打招呼。
大庭广众之下,杨一眼还是忍不住用手中的拐棍敲了唐豆一下,虎着脸骂道:“臭小子,昨天在家的时候不说你手中有曹操的绝迹,是不是怕我们给你没收了?”
也是,唐豆昨天才刚刚从金陵来到黄浦,在金陵住了这么长时间,连那一套《金文全编》都拿出来了,就是矢口不提曹操《端午祭》的事情,这似乎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三位老爷子哪知道这幅《端午祭》是唐豆临时起意搞回来的,在今天早晨他从父母那儿返回来之前他都还没有这个念头,如果不是崔哲浩前来闹事,恐怕这篇曹操手书的《端午祭》也不会出现。
可是,唐豆却没有办法跟三位老爷子解释,只得咧嘴挠头装做不好意思的样子,讪笑着解释道:“我忘了。”
“臭小子,这种珍贵的东西你也可以忘了?!”说着话,杨一眼的拐棍又举了起来。
秦杰又闪出来护住了唐豆,冲着杨一眼骂道:“你已经骂了豆子一路了,还有完没完?”
唐豆一头黑线,原来曹操的墨宝在老爷子心目中的地位这么高呀,早知如此,当初真应该请曹丞相勉为其难再多写上两幅。
唐豆拍马屁的搀扶住杨一眼,嘿嘿笑着说道:“爸,那啥,咱们先进去吧,现在估计围观曹操那幅《端午祭》的人还不少,等到闭店的时候我把它拿出来给您和外公师父细细把玩。”
杨一眼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唐豆搀扶着杨一眼向店里走,悄悄的冲着秦彦培和周老呲了呲牙,结果换来两位老爷子两声哼声。
进入店中,唐豆本想先带着三位老爷子和秦杰先到自己的办公室的,三位老爷子却根本不理会唐豆,问明曹操的《端午祭》是陈列在三楼的非卖品展区之后,乘坐电梯直奔三楼。
此时三楼非卖品展区之内还聚集着不少的人,不过却没有上午唐豆刚把《端午祭》拿出来时那么多人了。
非卖品展区陈列着将近五十二件展品,其中有好几件虽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却早已经被业界承认的国宝级的古玩,自唐豆的这家店开业以来就是店里最大的亮点,无论是前往店中淘宝的藏家还是那些闲逛的散客,无一例外都要到非卖品展区转上一圈,虽然看得见摸不着,谁又不想亲眼见识一下国宝级的宝贝。
看到围在曹操《端午祭》展柜前的几十号人,三位老爷子心里就跟猫抓的一样难受,可是却也无计可施,他们总不能蛮不讲理的让唐豆马上把这件宝贝取出来让他们上手吧。
唐豆小心翼翼的冲着三老问道:“外公、师父、爸,要不您三位先到我办公室里坐一会儿吧,现在距离打烊还有好几个小时呢。”
杨一眼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你忙你的去,不用管我们。”
唐豆咧了咧嘴,他哪敢就这样拍屁股离开,嘿嘿干笑了两声,招呼休闲吧的服务员送过来一壶茶。
秦彦培和周老二人忍不住先是凑了过去,唐豆安顿好杨一眼和秦杰,急忙跟过去照顾两位老爷子,毕竟两位老爷子年纪大了,可受不了拥挤。
幸好,围观《端午祭》的藏友中有人认出了秦彦培和周老二人,见到这两位老爷子亲自来了,急忙开口招呼:“秦老、周老,您二位可是收藏界的泰山北斗,请您二老给点评一下曹操的这幅《端午祭》吧。”
人们听说这两位老爷子竟然是故宫博物院的前院长秦彦培和素有北杨南周之称的复旦大学老校长周复始,马上很配合的闪出了一条路。
在欣赏之余能够听到专家点评同样是获益匪浅,哪位藏友又愿意失去这样的机会。
虽然隔着一层防弹玻璃护罩,可是两位老爷子在见到展柜中陈列的《端午祭》和那个血龙木制作的书画匣时,两位老爷子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
好大的手笔,单只是这个书画匣就已经堪称是一件重宝了,如果这个书画匣再有些说道的话,恐怕都可以作为一场中型拍卖会的压轴拍品了。
第330章 一世大英雄
秦彦培和周老二人看着面前《端午祭》如同金戈铁马一般苍劲的字体,在自己的心中对照着衮雪两个字的笔意。
大约十几分钟之后,二老先后抬起了头,彼此对视了一眼。
毕竟周老的根就在黄浦,围观的藏友中有好几人认识周老,已经有人忍不住开口询问了起来:“周老,您给人们讲讲吧。”
周老跟秦彦培交换了一下意见,沉吟了一会,组织了一下措辞,开口说道:“这幅字从落款上来看,是曹操在建安二十四年五月五日为端午祭祀而专门书写的祭文,从笔意上看最少有八成与衮雪二字非常吻合,只是感觉稍微圆润了一些,失去了衮雪二字笔意中的锋芒。现在这物件我还没有上手,只能从型上先说一个大概,还是请秦院长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秦彦培笑了笑,刚要开口,这时从人群后面传来了杨一眼的声音:“还是我说吧。”
秦彦培急忙收住了口,他知道杨一眼抢在自己前面开口,必定是对周老刚才所说的那些有不同意见,而抢在自己前面发表意见,则是看在自己是他岳父老子的面子上,要是搁以前,恐怕这个老家伙连自己一起也得埋了。
围观的人们见到人群外开口说话的杨一眼,有认识的已经吃惊的打起了招呼:“是杨一眼前辈,杨前辈你好。”
杨一眼的名气何其之大,圈子里的人就算未见其人也早闻其名,人们听说眼前这人竟然是传说中的杨一眼,不由得肃然起敬,纷纷退避着给杨一眼让开了一条通道。
在秦杰的搀扶下,杨一眼步履稳健的走进了圈子,周老笑呵呵的上前伸手搀住了杨一眼的胳膊,笑道:“老家伙,当着这么多人,你可要多少给我留点面子呀。”
围观的人们哄笑了起来,连秦杰也是忍俊不禁。
杨一眼笑道:“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要是说错了什么你这个老东西尽管放马过来,说服了我我还请你喝酒。”
“得,你的酒我可不敢喝,跟你喝酒我还不如跟牛对饮,那样我也许还有一两成全身而退的机会。”
人们又哄笑了起来,有人在人群中起哄:“杨老、周老、秦老,赏个面子,晚上我请您几位喝酒,听者有份,大家一起去。”
人们起着哄,眼巴巴的望着三老,恨不得他们能够点头答应。
玩古玩的人动辄百万千万,谁会在乎请客喝顿酒花的那俩钱,能跟三老同席,随便得到三老的一句指点,那获益可不是能用一顿酒来衡量的。
杨一眼呵呵笑着颇为古派的向周围拱手致谢,等到喧嚣声平静下来,杨一眼望着周老说道:“老周,你说曹操这幅端午祭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五月五日所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