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传国玉玺,岂能等闲授之?
唐豆见他们几个这么重视,也庄重的走到朱元璋面前,呼了一口气说道:“朱元璋,希望你持此玺,号令群雄,驱除鞑虏,平定天下,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你能不能做到?”
朱元璋抬头望着唐豆,一脸凝重的开口说道:“朱元璋纵算是粉身碎骨,也必定不会辜负唐仙所托。”
也许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此时唐豆和朱元璋之间的称呼一个是直呼朱元璋,一个则是称呼唐仙,而不是亲昵的大哥和国瑞。
唐豆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朱元璋,接玺。”
朱元璋垂下头,依旧双手高举过顶,以示郑重和对授玺人的尊重。
唐豆呼了口气,将传国玉玺郑重的放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朱元璋手捧传国玉玺,三叩九拜,站起身,面向刘伯温、郭子兴等人单手缓缓的举起了手中的传国玉玺,沉声说道:“传国玉玺今在我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伯温率先叩拜起来。
郭子兴等人的反应也不慢,也紧跟在刘伯温的身后冲着朱元璋三叩九拜,丝毫也没有含糊。
昨日的大哥,在今日从唐豆手中接过传国玉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单单只是一个大哥的身份了。
他,是一国之君,是号令天下的一国之君。
朱元璋此刻明显的处于兴奋状态之中,整张脸孔因为充血已经变的通红。
而唐豆明显的也在极力压抑着自己的兴奋,因为朱元璋这个皇帝是他一手缔造出来的。
叩拜之后,常遇春兴奋的从地上一跃而起,猛的抱住了还在摆oss的朱元璋哈哈大笑了起来:“大哥,传国玉玺在手,我看张士诚那个家伙这一回还有什么话说,他还想让大哥奉他为主,我呸,明天就把他传过来,让他看看谁才是真正的一国之君。”
张士诚跟朱元璋联盟攻克金陵之后,张士诚就动了自立为王的念头,但是朱元璋的势力丝毫不弱于他,如果说有欠缺的话,那就是张士诚比朱元璋大了几岁,两人之间一直以来都是张士诚为兄、朱元璋为弟。
这几天张士诚不断游说,朱元璋也已经有了一些屈从的意思,如果不是因为唐豆跟他说过他将来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恐怕他早就已经顺从了张士诚的意思,做张士诚什么大周王朝的一字并肩王了。
而如今朱元璋有传国玉玺在手,形势登时逆转了过来。
如果张士诚顺应了他,那就是顺应天意。
如果张士诚跟朱元璋分道扬镳,那就是逆天而行。
唐豆听常遇春的话听的有些迷糊,他问明白了情况,心中了然,呵呵一笑。
朱元璋等人跟他讨主意,询问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唐豆呵呵一笑,望着朱元璋等人说道:“那是你们的事儿,你们自己看着办就好,与我何干?”
唐豆既然已经决定不再过多参与朱元璋的事情了,他自然不会给朱元璋什么意见,以免左右他的决定。
至于暂借给朱元璋传国玉玺,则是完全源于两个人之间的这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听到唐豆这么回答,郭子兴等人微微有些失望,他们自然希望唐豆能够为他们主持大局,那对他们来说才是万无一失的保障。
可是朱元璋听到唐豆的话之后,却是咧开大嘴笑了起来。
你们自己看着办就好?那岂不是说我们想怎么办都好?
朱元璋小心翼翼的把传国玉玺交给马秀英,叮嘱道:“收好,不得有失。”
马秀英自然知道传国玉玺的重要,郑重的冲着朱元璋点了点头,紧紧的抱住了传国玉玺。
朱元璋哈哈笑着伸手挽住了唐豆的胳膊:“大哥,今天咱们只喝酒作乐,不谈国事,你看可好?”
唐豆就差直接赏给朱元璋一脚。
你丫的今天谈的国事还少么,现在心里稳当了反过来说这话……
第488章 梁上君子
唐豆回到家里又已经是半夜了,杨灯还没有睡,正躺在床上看书等他。
杨灯见唐豆并没有喝得醉醺醺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她起身下床迎上唐豆,帮唐豆把外衣挎包挂好,望着唐豆问道:“怎么你显得这么疲惫?是不是又给朱元璋搬运粮食什么的了?”
唐豆咧开大嘴笑了起来:“这回你猜错了,不是往朱元璋那儿搬东西,是从朱元璋那儿往咱家里搬东西。这小子打下合肥、金陵两城,劫掠的宝贝堆满了好几间屋子,我忙活了半天才勉强搬回来一间屋子的东西。呵呵,等你明天到空中别墅去看看就知道,我没有统计,但是估计最少也搬回来上千件古玩,我粗略的看了一下,其中还是有不少好物件的。这个臭小子一下子搜刮了这么多宝贝,估计我得搬几天才能把他那那些古玩全都搬回来。”
杨灯叹道:“怪不得人们说战争是聚敛财富最暴力最快捷的手段呢,朱元璋这才打下两个大城,真不知道等将来他把元大都打下来会得到多少宝贝。”
唐豆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战争带给社会的破坏更是巨大的,能够在战争中获利的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
话题有些沉重,杨灯听到唐豆要继续就着这个话题说下去,她咯咯一笑转移话题,推着唐豆走进浴室:“好啦,我知道你就是那极少数人中最杰出的一个,快点洗澡吧,我还要听你说说今天跟朱元璋之间的故事呢。”
每天晚上躺在唐豆的怀里,听唐豆讲那些穿越的事情,这已经成了杨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洗好澡之后,唐豆轻车熟路的钻进杨灯的被窝,杨灯已经拉过唐豆的胳膊把头枕了上去。
唐豆轻轻抚摸着杨灯隆起的肚子,说起了把传国玉玺交给朱元璋的事情,至于后来往回搬那些古玩反倒没什么好说的了。
杨灯听唐豆讲完,笑着说道:“其实你还是没有真正放下朱元璋的事情。”
唐豆叹了口气,愁眉苦脸地说道:“这小子是我一手扶起来的,怎么可能说放就放下。有的时候急起来,我真想把这小子一脚踢下去,自己来当这个大明开国皇帝算了。”
杨灯咯咯的笑了起来:“我看你不是想当这个大明开国皇帝,你是想着皇宫内院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吧。”
唐豆呵呵一笑,他知道杨灯是在跟他开玩笑,故意轻松话题。杨灯知道他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如果他想要找女人的话,估计……算了,还是不要估计了,当初连武则天都想把他收为面首,还有什么好估计的。
唐豆拥着杨灯,在杨灯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笑着说道:“其实弄出一个朱元璋来也全都怪我,是我选择的穿越节点不对,我当时只想着那时候的朱元璋是最为穷困潦倒的时候,在那个时间点应该更容易跟他达成默契。可是那个时候的朱元璋毕竟只是一个只有十六岁的半大孩子,结果就被我鼓动得兴兵造反了,我不可能放下他不管。不过这次见到他,我已经明显感觉到这小子已经成熟了不少,而且身上也多出了一种上位者的威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
唐豆见他们几个这么重视,也庄重的走到朱元璋面前,呼了一口气说道:“朱元璋,希望你持此玺,号令群雄,驱除鞑虏,平定天下,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你能不能做到?”
朱元璋抬头望着唐豆,一脸凝重的开口说道:“朱元璋纵算是粉身碎骨,也必定不会辜负唐仙所托。”
也许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此时唐豆和朱元璋之间的称呼一个是直呼朱元璋,一个则是称呼唐仙,而不是亲昵的大哥和国瑞。
唐豆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朱元璋,接玺。”
朱元璋垂下头,依旧双手高举过顶,以示郑重和对授玺人的尊重。
唐豆呼了口气,将传国玉玺郑重的放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朱元璋手捧传国玉玺,三叩九拜,站起身,面向刘伯温、郭子兴等人单手缓缓的举起了手中的传国玉玺,沉声说道:“传国玉玺今在我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伯温率先叩拜起来。
郭子兴等人的反应也不慢,也紧跟在刘伯温的身后冲着朱元璋三叩九拜,丝毫也没有含糊。
昨日的大哥,在今日从唐豆手中接过传国玉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单单只是一个大哥的身份了。
他,是一国之君,是号令天下的一国之君。
朱元璋此刻明显的处于兴奋状态之中,整张脸孔因为充血已经变的通红。
而唐豆明显的也在极力压抑着自己的兴奋,因为朱元璋这个皇帝是他一手缔造出来的。
叩拜之后,常遇春兴奋的从地上一跃而起,猛的抱住了还在摆oss的朱元璋哈哈大笑了起来:“大哥,传国玉玺在手,我看张士诚那个家伙这一回还有什么话说,他还想让大哥奉他为主,我呸,明天就把他传过来,让他看看谁才是真正的一国之君。”
张士诚跟朱元璋联盟攻克金陵之后,张士诚就动了自立为王的念头,但是朱元璋的势力丝毫不弱于他,如果说有欠缺的话,那就是张士诚比朱元璋大了几岁,两人之间一直以来都是张士诚为兄、朱元璋为弟。
这几天张士诚不断游说,朱元璋也已经有了一些屈从的意思,如果不是因为唐豆跟他说过他将来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恐怕他早就已经顺从了张士诚的意思,做张士诚什么大周王朝的一字并肩王了。
而如今朱元璋有传国玉玺在手,形势登时逆转了过来。
如果张士诚顺应了他,那就是顺应天意。
如果张士诚跟朱元璋分道扬镳,那就是逆天而行。
唐豆听常遇春的话听的有些迷糊,他问明白了情况,心中了然,呵呵一笑。
朱元璋等人跟他讨主意,询问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唐豆呵呵一笑,望着朱元璋等人说道:“那是你们的事儿,你们自己看着办就好,与我何干?”
唐豆既然已经决定不再过多参与朱元璋的事情了,他自然不会给朱元璋什么意见,以免左右他的决定。
至于暂借给朱元璋传国玉玺,则是完全源于两个人之间的这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听到唐豆这么回答,郭子兴等人微微有些失望,他们自然希望唐豆能够为他们主持大局,那对他们来说才是万无一失的保障。
可是朱元璋听到唐豆的话之后,却是咧开大嘴笑了起来。
你们自己看着办就好?那岂不是说我们想怎么办都好?
朱元璋小心翼翼的把传国玉玺交给马秀英,叮嘱道:“收好,不得有失。”
马秀英自然知道传国玉玺的重要,郑重的冲着朱元璋点了点头,紧紧的抱住了传国玉玺。
朱元璋哈哈笑着伸手挽住了唐豆的胳膊:“大哥,今天咱们只喝酒作乐,不谈国事,你看可好?”
唐豆就差直接赏给朱元璋一脚。
你丫的今天谈的国事还少么,现在心里稳当了反过来说这话……
第488章 梁上君子
唐豆回到家里又已经是半夜了,杨灯还没有睡,正躺在床上看书等他。
杨灯见唐豆并没有喝得醉醺醺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她起身下床迎上唐豆,帮唐豆把外衣挎包挂好,望着唐豆问道:“怎么你显得这么疲惫?是不是又给朱元璋搬运粮食什么的了?”
唐豆咧开大嘴笑了起来:“这回你猜错了,不是往朱元璋那儿搬东西,是从朱元璋那儿往咱家里搬东西。这小子打下合肥、金陵两城,劫掠的宝贝堆满了好几间屋子,我忙活了半天才勉强搬回来一间屋子的东西。呵呵,等你明天到空中别墅去看看就知道,我没有统计,但是估计最少也搬回来上千件古玩,我粗略的看了一下,其中还是有不少好物件的。这个臭小子一下子搜刮了这么多宝贝,估计我得搬几天才能把他那那些古玩全都搬回来。”
杨灯叹道:“怪不得人们说战争是聚敛财富最暴力最快捷的手段呢,朱元璋这才打下两个大城,真不知道等将来他把元大都打下来会得到多少宝贝。”
唐豆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战争带给社会的破坏更是巨大的,能够在战争中获利的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
话题有些沉重,杨灯听到唐豆要继续就着这个话题说下去,她咯咯一笑转移话题,推着唐豆走进浴室:“好啦,我知道你就是那极少数人中最杰出的一个,快点洗澡吧,我还要听你说说今天跟朱元璋之间的故事呢。”
每天晚上躺在唐豆的怀里,听唐豆讲那些穿越的事情,这已经成了杨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洗好澡之后,唐豆轻车熟路的钻进杨灯的被窝,杨灯已经拉过唐豆的胳膊把头枕了上去。
唐豆轻轻抚摸着杨灯隆起的肚子,说起了把传国玉玺交给朱元璋的事情,至于后来往回搬那些古玩反倒没什么好说的了。
杨灯听唐豆讲完,笑着说道:“其实你还是没有真正放下朱元璋的事情。”
唐豆叹了口气,愁眉苦脸地说道:“这小子是我一手扶起来的,怎么可能说放就放下。有的时候急起来,我真想把这小子一脚踢下去,自己来当这个大明开国皇帝算了。”
杨灯咯咯的笑了起来:“我看你不是想当这个大明开国皇帝,你是想着皇宫内院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吧。”
唐豆呵呵一笑,他知道杨灯是在跟他开玩笑,故意轻松话题。杨灯知道他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如果他想要找女人的话,估计……算了,还是不要估计了,当初连武则天都想把他收为面首,还有什么好估计的。
唐豆拥着杨灯,在杨灯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笑着说道:“其实弄出一个朱元璋来也全都怪我,是我选择的穿越节点不对,我当时只想着那时候的朱元璋是最为穷困潦倒的时候,在那个时间点应该更容易跟他达成默契。可是那个时候的朱元璋毕竟只是一个只有十六岁的半大孩子,结果就被我鼓动得兴兵造反了,我不可能放下他不管。不过这次见到他,我已经明显感觉到这小子已经成熟了不少,而且身上也多出了一种上位者的威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