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赵匡胤听到唐豆要定下这间客栈中的别院,虽然是肉疼万分,可是却也没有拦阻唐豆,免得被唐豆小瞧,心中却在思量等一会儿找一家典当行将腰间的玉佩当了去,颇有些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

    听到唐豆要定别院,马车上的赵京娘忍不住掀起车帘,冲着唐豆背影娇声呼唤道:“陆公子,奴家没有那么娇贵,随便有个宿处即可。”

    这一路行来十几个日日夜夜,赵京娘知道赵匡胤虽然出身显贵,可是囊中并不宽绰,此时出言阻止,自然是要为赵匡胤节约一些钱钞。

    赵匡胤感激的看了赵京娘一眼,强笑道:“京娘姑娘不必推却了,千里奔波,也该舒适歇息一晚了。”

    唐豆回头看到二人的表情,心中洞然,哈哈一笑,从袖中摸出一块碎银抛给脸上笑容已经僵硬的店小二,笑着说道:“这是打赏给你的,如果你伺候的好,还有打赏。”

    店小二手忙脚乱的接住那块碎银,看清借助的竟然是一块银子时,脸上瞬间如同万朵菊花绽开一般:“多谢大爷赏赐,二位爷,这位姑娘,请随小的来……”

    自古金银就是上币,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纷繁复杂的各国仿形货币统一为黄金和半两方孔圆钱,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用白银铸币。西汉于公元前119年亦曾铸行“白金三品”,而“岁余终废不行”。至唐末五代,白银更是使用广泛,已经有进入流通的趋势,不过也只是在上层社会中流传较广,民间有大宗交易的时候偶尔也会使用白银来结算,但是别管怎么说,白银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寻常老百姓的眼中,只有非富即贵的人才会使用白银当做货币。

    如今唐豆随手抛给店小二的打赏竟然就是一块碎银,店小二不万朵菊花开才是怪事。

    赵匡胤暗自苦笑,他虽然是出身世家,但是也没有豪富到打赏店小二都随手赏块银子的地步,看来这位陆公子不仅身手鬼神难测,这身家也是阔绰无比。

    店小二引着唐豆等人进入“有个酒肆”后院客栈跨院之中,狗腿的前攒后跳为唐豆三人泡茶打来洗脸水,巴结的望着唐豆问道:“这位大爷,不知是否要为您几位准备膳食?咱家酒肆里最擅长做味道鲜美的黄河大鲤鱼,无论是清炖还是红烧都别有风味……”

    唐豆望着赵匡胤和赵京娘笑道:“正想和赵兄弟畅饮一番,这样吧,咱们到前面酒楼去,京娘,你是跟我们一起到前面酒楼,还是让店家准备一些给你送来这里?”

    这年代除了青楼女子之外,寻常女子很少在外抛头露面,故此唐豆才会有此一问。

    赵京娘犹豫了一下,望着唐豆和赵匡胤说道:“二位公子先去吧,奴家先梳洗一番,过会儿自去前面酒楼寻二位公子,向二位公子当面道谢。”

    唐豆呵呵一笑说道:“京娘不必总把谢字挂在嘴边,相逢即是有缘。这样吧,我和赵兄弟先到酒楼,你梳洗过后一起过来喝两杯水酒吧。”

    赵京娘裣衽应是,唐豆冲着赵匡胤笑道:“赵兄弟,你我兄弟二度相逢,今日一醉方休才可作罢。”

    赵匡胤抱拳道:“小弟舍命相陪。”

    唐豆哈哈笑着攀着赵匡胤的肩膀向门口走去,跟这位还没成就大业的开国皇帝开怀畅饮,岂不是一件快事?

    店小二狗腿的抢在前面为唐豆和赵匡胤掀起门帘,赵京娘裣衽相送,唐豆和赵匡胤说笑着走出了别院,直奔酒楼。

    第986章 李白和杜甫

    一路走到酒楼,此时正值午时,正是酒楼中最热闹的时候,一楼大堂中坐满了南来北往的贩夫走卒,喧嚣声不绝于耳。

    见此情景,唐豆真想从怀里掏出手机把这情形拍下来拿回去给三位老爷子看,这可是真实的五代实景,寻常人哪有眼福看到。

    唐豆当然不会这么做,就算要做,也不会当着赵匡胤的面来做。

    店小二自然不会安排二位豪客跟那些贩夫走卒们坐在一起,他狗腿的头前引路,直接将唐豆和赵匡胤带上了二楼。

    二楼要远比一楼大堂清净了许多,不过此时也有六七桌客人正在用餐,看这些人的装束,不用问也知道这些人都是有些身家的商贾或者是有些身份的人。

    店小二点头哈腰的询问唐豆和赵匡胤:“二位爷,是要坐到雅间还是要临窗找个座头?”

    考虑到等一会儿赵京娘要过来,不好在外面抛头露面,唐豆微微一笑说道:“找个雅间吧,要通透一些的。”

    “二位爷请随我来。”店小二喜笑颜开的做出了请的手势。

    唐豆四处打量了一眼,眼前一亮,笑着摇了摇手说道:“不急。”

    有个酒肆紧邻黄河,从打开的窗口就可以眺望到滚滚黄河奔流而过,而令唐豆眼前一亮的并不是窗外的黄河,而是那些题写在墙壁上的诗词。

    古人好题诗壁上,多为有感而发,店家为此也特意准备了笔墨,以便客人兴之所至,而题写在墙壁上的这些诗句同样也为店家增辉,如果有哪位名人骚客曾在此留下墨宝,也能为店家招徕来不少闻讯而来的客人。

    看到唐豆迈步走向题写着诗词的墙壁,店小二口若悬河的吹嘘道:“公子,小店在咱这风陵渡已经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二百年来无数名人骚客曾在小店留下墨宝,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曾有墨宝留下……”

    “哦?李白也在这儿留下过诗句?”唐豆来了兴趣,脑子里不由的浮出了李白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

    这货的品行要是搁到现代社会就是一个标准的混子,不过这货的文采确实是真的不错,真是有些白瞎了。

    唐豆后来穿越去唐代国师府的时候,高力士曾跟他说起过李白,唐豆对唐明皇安置李白的事情不置可否,高力士说笑间提及李白被赐供奉翰林院之后,马上鲜衣怒马去到东市将一家店铺拆了,在店铺原址上建了一座大茅房,人称“李白大茅房”,引为长安笑谈。

    唐豆听闻之后哈哈大笑,他知道这种事儿恐怕只有李白才做得出来,不过唐豆并没有再跟李白接触的意思,他可不想把自己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李白这种游侠儿身上。

    店小二不知唐豆为何会发笑,他嘿嘿陪着笑把唐豆和赵匡胤直接带到了李白杜甫题诗的墙壁前。

    刚才店小二已经趁人不备在唐豆赏赐的那块碎银上咬了一口,看到碎银上留下的清晰牙印,店小二差点没笑开花,对唐豆的伺候也更是小心了。

    没听这位爷说了么,伺候好了还有赏赐,如果这位爷再赏赐这么一块碎银,我就可以敲锣打鼓的把小花娶回家了。

    把眼望去,见到墙壁上题写的那首《将进酒》,唐豆笑了笑,李白这货甭管怎么样,文采确实是有一些,只是胸襟小了一些,世界观也狭隘了一些。

    就拿这首《将进酒》来说,开篇第一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两句诗第一句写得波澜壮阔,尤其是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更是神来之笔,可惜,这首《将进酒》第二句的格局马上就变挫了。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虽然同样是脍炙人口,引人共鸣,可惜,跟第一句的意境已经相去甚远,从万里河山直接跳跃到了父母情长,境界完全不同。

    接下来的诗句,则把李白的颓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是否可以理解为一旦得势就要及时行乐?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是否可以理解为坐等机会降临,不思进取?

    后面的诗句无不表达了李白的这种贪图享乐的思想,而且还自圆其说加以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