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他左手边待修理的东西就没几件了,右边修好的东西堆起了高高一大摞。

    很明显,他的速度是所有人中最快的,而修理的质量……

    一个老头子走过去,拿起一件仔细看。如果不是从头到尾看完,他简直看不出哪里是修过的。

    这手艺,简直绝了!

    一群老头围着苏进修出来的东西,赞叹个不停。

    苏进面带微笑,宠辱不惊。

    这样的赞誉,他以前听得实在太多了。而现在修理的,也不过是一些日常的家用品而已。

    “累了吧,休息一会儿吧?”

    一个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苏进正好修完一件,抬头一看,立刻站了起来,叫道:“纪奶奶!”

    果然,纪老太太又拎着一个茶壶和一叠茶碗,给他们送凉茶来了。

    苏进连忙接过来,一杯杯倒好,递给天工社团的同学们。

    这是这段时间以来,纪老太太的例行工作。

    她每次来的时间刚刚好,正好是学生们感觉有点疲倦的时候。一杯热腾腾的凉茶下去,舒汗解乏,身体马上就松快了一截。

    单一鸣端着茶碗,向学生们点点头:“休息十分钟吧。”

    他接着走过来,端祥着茶碗说:“这碗不错啊,正宗的龙泉瓷!”

    苏进想起纪老太太家的饭碗,笑着没有说话。他一抬头,突然在牌坊后面看见了一个人。

    那是一个老头子,正阴沉沉地看着这边,正是住在纪老太太家对门的那个老人。

    这段时间,苏进见过他好几次,从来都没见他笑过一次。

    他总是满脸不善地看着周围的事情,好像谁欠了他八百万一样。

    他触到苏进的目光,很不友好地瞪了他一眼,转身离开了。

    纪老太太注意到苏进的眼神,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看见了老头的背影,笑着招呼道:“老盛,你也出来转啦。”

    老头明明听见了她的声音,却连头也没回一下。

    纪老太太笑着垂头,道:“老盛是我对门的邻居,老邻居了,他脾气不太好,但为人挺好的。”她接着叹了口气,道:“老盛一辈子没结过婚,无儿无女,一个人住。时间长了,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人说话了吧。”

    这时候,那两拨孩子又打仗一样,从他们面前冲了过去,沸反盈天。

    纪老太太的目光也跟了过去,脸上带着笑意,眼神极为柔和。

    苏进心中一动,问道:“纪奶奶,您的女儿……”

    纪老太太笑了,说:“佳盈在南方工作,在那边嫁了人,生了孩子。不过她每年会找时间回来一次。”

    所以,女儿不回来的时候,纪老太太也是一个人住,没人说话了?

    难怪每次天工社团过来的时候,纪老太太总会出来,送送茶,跟他们聊几句。也是一个人太寂寞了吧……

    原来前两天书评区没人说话,是因为抽了……寂寞了好几天……

    第一百二十章 八条胡同

    苏进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陪伴着老人。旁边不远处,徐英又在跟岳明斗嘴,两人指着刚刚修好的一件东西,正在讨论单一鸣教的内容。岳明看着跳脱,其实非常缜密,徐英则一个从外到内全部都在放飞的类型。两人的观点截然相反,但各有各的道理。

    苏进在一边听着,笑着往那边看了一眼。

    纪老太太突然问道:“小苏,你带他们过来,是为了教他们文物修复吧?”

    苏进一愣,看了老太太一眼,点头说:“是的。”

    纪老太太笑了:“这些孩子都是新手,你是以前学过的,所以都是由你来教他们?”

    苏进“呃”了一声,说:“每周也有老师过来讲课的。”

    纪老太太笑着摇了摇头,说:“但是他们学的东西,跟老师讲的东西,不是一个路子,反倒跟你的有点像……”

    苏进真正怔住了,他敛了笑容,正式地看着纪老太太。

    他完全没想到,这样一个老太太,只是在旁边看着,就能看出他的做法!

    是的,她说的一点错也没有。每个周末,都会有正式的、有段位的修复师来教学生们修复方面的知识。但是,学生们真正学到的,却不完全是他们所教的内容。

    在此之前,在马王堆的时候,苏进就已经在无形中确立了他们的知识结构,搭起了骨架。

    现在,这三位修复师教的东西,只是在骨架里填充血肉而已,学生们真正的学习思路,仍然是“苏进式”的。

    他为此做了很多安排,大量努力。无论是马王堆时的那套方案,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还是每周必须上交的报告,以及平时活动时他给予的引导,全部都是在确立以及巩固这套系统。

    苏进始终认为,文物修复,是一门科学的学科。

    它有着系统的知识结构,完备的体系,科学的发展观。所有的经验与手法,都只是这套系统下面的细节而已。

    所以,一方面,他没有自己来教,而是请了这个世界的修复师来教学生——苏进并不希望学生们的文物修复技术,跟这个世界本身脱节;另一方面,他还是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们搭建起来了科学的思想和系统。

    修复师所教的内容,都在这个框架之下,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与思考方式,都是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