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制墨全部采用手工制作,“落纸如漆,万载存真”,实用性、观赏性都非常高。
但是古墨收藏颇为不易,一来是因为,是因为墨是消耗品,很容易损坏;二来是因为它保存困难,各种环境的不良变化都有可能对它造成影响,所以它的存世量非常小,精品更是罕见。
在苏进以前的世界里,收藏拍卖市场上的古墨文物基本上都是清代和民国以后的,明代以前的非常稀少,价格非常高。清代套墨的价格就能超过五百万,苏进只听说过三次明代古墨拍卖的事迹,每次都拍出了千万的高价。
相比起它娇小的身躯、低调的外形,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高得惊人!
苏进手指轻触这块古墨的表面,眼底光芒微闪。
之前看包裹它的油腊纸的材质时,苏进就觉得这画风有点眼熟了。现在墨上描金更加清晰,风格更加明显。
他正在细想,想要找出更多证明它来历的证据,对面的中年人突然紧张地问道:“怎,怎么样?你要买吗?”
苏进没有明说,道:“我再看看。”
他把这块古墨包好,放回原处,拿起其它的来看。
这一盒古墨一共十二块,苏进很快看出,它其实是十二生肖的形制。
他最早拿起的那块当然是“兔”,用的是月形。其余十一块也都是一样,全部都是寓物于景,把生肖动物与人像相结合,浓淡皆得,动静合宜,每幅画只要一拿起来,就能感觉到画面独有的气质扑面而来,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苏进问道:“这批墨挺好的,以前应该不是用这个盒子装的吧?”
中年人可能是前面碰壁碰太多了,得了苏进一个“好”字,就感激涕零地道:“我说嘛,就是好东西,你眼光好,眼光好。是,我小时候它不是用这个装的,是一个实木盒子,好像是专门用来装这墨的,大小刚刚好。我也说不上是什么木头。那盒子可好看了,上面有好多镀银的小人。”
这套墨已经是如此精品,装墨的盒子肯定也很不一般。苏进好奇地问道:“那原装的木盒呢?”
中年人略带抱怨地道:“几年前,被我二叔偷出去换钱了,随便找了个破盒子把墨腾出来了……”
卖盒子留墨,听上去好像有些买椟还珠的感觉,但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
如果中年人说的是真的,那木盒漆面镀银,上有人物绘像,异常精美。据苏进了解,在这个世界上,木制品和漆器瓷器书画等一样,是拍卖场上的宠儿,更好出手。
古墨价格虽高,但由于存世稀少,不是那么出名,层次比较低的“玩家”根本不知道它的好处,当然也不会主动去收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它难得被留了下来,辗转到了苏进手上。
苏进又看了一会儿,终于抬起头来,迎着中年人紧张的眼神,肯定地道:“这墨不错,多少钱?”
中年人更紧张了,他深呼吸了几口气,试探着问道:“二,二十万?”
苏进有些意外,扬了扬眉。
中年人以为自己开高了,立刻改口道:“二十万不行的话,那就十八万吧,十八万,最少这个数,不能再少了。”
他使劲地摩擦着两只手,不等苏进说话,就絮絮叨叨地说了起来,“要不是我闺女得了急病,这墨,这墨我本来也不打算卖的。我曾祖奶奶留下来的东西,也就这点儿了。医生说治疗要二十万,我再凑凑,十八万绝对不能少了……”
他有点语无伦次,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起来。
事实上,他虽然在给苏进开价,但心里并不觉得他能卖得起的。
这个年纪,也就是个学生伢子,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钱?
但是他在故宫古玩街已经徘徊了三天了,愿意看看他的东西,还称赞这墨不错的,前前后后也就只有苏进一个人。
于是这时候,他的情绪突然像是找到了一个发泄口一样,全部向着苏进倒了出来,说到最后,声音里甚至还带了些哽咽。
第二百一十五章 银行转账
苏进看着这中年人,忍不住叹了口气。
家有急症病人,迫不得已要卖掉家里的宝物治病,还是二十万这个说高不算高,但说低绝对也不低的数字。老实说,如果不是看到实物,能够辨认出实物,苏进都会觉得这是个骗子。
不过这时候,看见他红红的眼圈,他只是拍了拍对方的手背,肯定地说:“这墨不错,二十万就二十万吧,我买了。”
中年人才感伤到一半,就被他打断了。他茫然抬起头来,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问道:“啊?”
苏进向着他微微一笑,道:“二十万,我买了。你有银行帐号吗?我是转账给你,还是付现?”
说到这里,苏进话声一顿,道,“二十万现金的话,太多了。如果你没帐户,最好新开一个,我给你转过去。”
中年人终于听清楚苏进在说什么了,他猛地站了起来,激动地道:“我有,我有帐户!邮政储蓄的行吗?你……你真要买?二,二十万哦……”
他还是有点不太敢相信。这么一个学生伢子,真的要花二十万买他手里的古墨?
城里人硬是有钱……这娃娃看上去也很有气派的样子……
他的眼睛盯着苏进不放,心里乱糟糟的,这会儿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了。
苏进笑着说:“行,我陪你去转账吧。”说着就站了起来。
“苏进?”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个声音,带着微微的疑惑。
苏进抬头,也有些意外:“徐姐,好巧啊!”
徐方巧本来就跟苏进约定了在这里见面,两人都略微提前了一点来,没想到竟然在这里先碰面了。
徐方巧打量着苏进身边的中年人,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她的目光落在他手里的盒子上,眯起了眼睛,“买货?”
苏进爽快地说:“是啊,已经谈定了,正准备去银行交易。”
徐方巧的第一反应是:“去什么银行,直接手机转账不就行了?”
但是古墨收藏颇为不易,一来是因为,是因为墨是消耗品,很容易损坏;二来是因为它保存困难,各种环境的不良变化都有可能对它造成影响,所以它的存世量非常小,精品更是罕见。
在苏进以前的世界里,收藏拍卖市场上的古墨文物基本上都是清代和民国以后的,明代以前的非常稀少,价格非常高。清代套墨的价格就能超过五百万,苏进只听说过三次明代古墨拍卖的事迹,每次都拍出了千万的高价。
相比起它娇小的身躯、低调的外形,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高得惊人!
苏进手指轻触这块古墨的表面,眼底光芒微闪。
之前看包裹它的油腊纸的材质时,苏进就觉得这画风有点眼熟了。现在墨上描金更加清晰,风格更加明显。
他正在细想,想要找出更多证明它来历的证据,对面的中年人突然紧张地问道:“怎,怎么样?你要买吗?”
苏进没有明说,道:“我再看看。”
他把这块古墨包好,放回原处,拿起其它的来看。
这一盒古墨一共十二块,苏进很快看出,它其实是十二生肖的形制。
他最早拿起的那块当然是“兔”,用的是月形。其余十一块也都是一样,全部都是寓物于景,把生肖动物与人像相结合,浓淡皆得,动静合宜,每幅画只要一拿起来,就能感觉到画面独有的气质扑面而来,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苏进问道:“这批墨挺好的,以前应该不是用这个盒子装的吧?”
中年人可能是前面碰壁碰太多了,得了苏进一个“好”字,就感激涕零地道:“我说嘛,就是好东西,你眼光好,眼光好。是,我小时候它不是用这个装的,是一个实木盒子,好像是专门用来装这墨的,大小刚刚好。我也说不上是什么木头。那盒子可好看了,上面有好多镀银的小人。”
这套墨已经是如此精品,装墨的盒子肯定也很不一般。苏进好奇地问道:“那原装的木盒呢?”
中年人略带抱怨地道:“几年前,被我二叔偷出去换钱了,随便找了个破盒子把墨腾出来了……”
卖盒子留墨,听上去好像有些买椟还珠的感觉,但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
如果中年人说的是真的,那木盒漆面镀银,上有人物绘像,异常精美。据苏进了解,在这个世界上,木制品和漆器瓷器书画等一样,是拍卖场上的宠儿,更好出手。
古墨价格虽高,但由于存世稀少,不是那么出名,层次比较低的“玩家”根本不知道它的好处,当然也不会主动去收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它难得被留了下来,辗转到了苏进手上。
苏进又看了一会儿,终于抬起头来,迎着中年人紧张的眼神,肯定地道:“这墨不错,多少钱?”
中年人更紧张了,他深呼吸了几口气,试探着问道:“二,二十万?”
苏进有些意外,扬了扬眉。
中年人以为自己开高了,立刻改口道:“二十万不行的话,那就十八万吧,十八万,最少这个数,不能再少了。”
他使劲地摩擦着两只手,不等苏进说话,就絮絮叨叨地说了起来,“要不是我闺女得了急病,这墨,这墨我本来也不打算卖的。我曾祖奶奶留下来的东西,也就这点儿了。医生说治疗要二十万,我再凑凑,十八万绝对不能少了……”
他有点语无伦次,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起来。
事实上,他虽然在给苏进开价,但心里并不觉得他能卖得起的。
这个年纪,也就是个学生伢子,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钱?
但是他在故宫古玩街已经徘徊了三天了,愿意看看他的东西,还称赞这墨不错的,前前后后也就只有苏进一个人。
于是这时候,他的情绪突然像是找到了一个发泄口一样,全部向着苏进倒了出来,说到最后,声音里甚至还带了些哽咽。
第二百一十五章 银行转账
苏进看着这中年人,忍不住叹了口气。
家有急症病人,迫不得已要卖掉家里的宝物治病,还是二十万这个说高不算高,但说低绝对也不低的数字。老实说,如果不是看到实物,能够辨认出实物,苏进都会觉得这是个骗子。
不过这时候,看见他红红的眼圈,他只是拍了拍对方的手背,肯定地说:“这墨不错,二十万就二十万吧,我买了。”
中年人才感伤到一半,就被他打断了。他茫然抬起头来,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问道:“啊?”
苏进向着他微微一笑,道:“二十万,我买了。你有银行帐号吗?我是转账给你,还是付现?”
说到这里,苏进话声一顿,道,“二十万现金的话,太多了。如果你没帐户,最好新开一个,我给你转过去。”
中年人终于听清楚苏进在说什么了,他猛地站了起来,激动地道:“我有,我有帐户!邮政储蓄的行吗?你……你真要买?二,二十万哦……”
他还是有点不太敢相信。这么一个学生伢子,真的要花二十万买他手里的古墨?
城里人硬是有钱……这娃娃看上去也很有气派的样子……
他的眼睛盯着苏进不放,心里乱糟糟的,这会儿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了。
苏进笑着说:“行,我陪你去转账吧。”说着就站了起来。
“苏进?”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个声音,带着微微的疑惑。
苏进抬头,也有些意外:“徐姐,好巧啊!”
徐方巧本来就跟苏进约定了在这里见面,两人都略微提前了一点来,没想到竟然在这里先碰面了。
徐方巧打量着苏进身边的中年人,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她的目光落在他手里的盒子上,眯起了眼睛,“买货?”
苏进爽快地说:“是啊,已经谈定了,正准备去银行交易。”
徐方巧的第一反应是:“去什么银行,直接手机转账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