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自己当时,正是这样回答的。

    所以,就是因为这个选择蓝色的吗?

    苏进凝视着电视里的谢幼灵,唇边挂上了笑意。

    可能为了保持惊喜,镜头此时并没有直接在打在参赛者们的作品上,所以苏进也看不出来谢幼灵剪的究竟是什么。

    电视画面在谢幼灵的脸与表情上停留了一段时间,接着移到旁边的评委脸上。

    评委的表情又惊又喜,充满了赞叹:“简直太绝了!简直难以想象,一个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拥有这样的剪纸技艺!”

    与此同时,另一个女性评委也在重重点头,道:“我这是第三次担任雏鹰杯的评委了,这样的技艺,真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比赛过程中,为了避免相互影响,评委不能相互交流,但是每个人的意见,会传达给电视机面前的观众看见。

    由于参赛者的作品并不会呈现,或者只会呈现一个角落,他们越是这样表现,就越能引起观众们的好奇心——究竟是什么样精彩的作品,才担得起评委们这样的表现?

    主持人也会不时跟进,这时,那个姓祝的女评委拿起一张纸条,露出了意外的表情,接着笑了起来:“我们刚刚接到一个消息,真是有意思,原来在这个名叫谢幼灵的小选手身上,还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她面向镜头,微笑着问道:“观众们想看见吗?导播麻烦请切到资料片上。”

    跟随她的指示,画面发生了变化。

    当初在植物园时,虽然只是一个进场资格的小比赛,但植物园方面也是录了像的。这时,电视台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得到了当时的资料录像,把它剪切了一部分,播放了出来。

    播放的当然是谢幼灵的部分,从她坐在场上,拿着一张白纸开始剪为止,一直到完成作品。

    镜头不时扫过周围围观的群众,把他们的惊讶、欣喜等各种表情收录在内,配以徐缓中带着节奏感的音乐。最后,谢幼灵的那幅溪畔菊花呈现在所有人面前,还被特意拍下了各种细节。

    那种精美与华丽,那傲经风霜、不畏艰险的气质,简直令人心折!

    如果不是有前面的过程,简直令人难以想象,这样一件作品,是这样一个小姑娘,随随便便坐在场上,用一张最普通的白纸、和一把最普通的剪刀剪出来的!

    画面在那幅剪纸上停留了三十秒之多,姓祝的主持人微笑道:“赛前,我们对谢幼灵小同学进行过一番采访,她给了我们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现在我们来听听看。”

    镜头又是一转,凝聚到了谢幼灵身上。她穿着一身嫩黄色的小呢子大衣,明显就是现在身上这件,充分说明了就是比赛前在现场采访的。

    姓祝的主持人和蔼可亲地问道:“谢幼灵小同学是吧?欢迎你来参加雏鹰杯比赛。雏鹰杯要求的是各种传统手工技艺,你今天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技艺呢?”

    谢幼灵的声音脆生生的:“是剪纸!”

    “剪纸啊,果然非常传统,以前过年过节时,经常会有这样的精美制品贴在门窗上,用以装饰。谢小同学,今天的比赛,请问你有信心吗?”

    听见这个问题,谢幼灵露出了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重重点头道:“有信心,我很有信心!”

    她的目光从主持人脸上移开,紧紧地盯着镜头,道,“今天我要剪的这幅剪纸,我构思了整整两个月。”她比出了两根手指,接着道,“而且我今天要剪的,是我最喜欢的人,最喜欢的事情。”她的小下巴抬得高高的,道,“而且,我的水平,也比以前更好了,我相信,我一定能拿到很好的成绩的!”

    她说得极有自信,选手里拥有这样自信的孩子可真不多见,姓祝的主持人笑了起来,问道:“哦?那看来,你的目标就是冠军了?”

    谢幼灵一怔,再次重重点头:“没错,我的目标就是冠军!”

    姓祝的主持人问道:“那看来,你今天要剪的作品是人物肖像了?”

    谢幼灵对着她吐了吐舌头,道:“这个嘛……保密!”

    她清灵而又愉悦地笑了起来,笑容极为灿烂,让人移不开眼睛。

    画面定格在她的笑容上,姓祝的主持人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前面七个小时的比赛里,谢幼灵小同学的积分一路领先,现在果然排在第一位。现在时间已经快到了,再过十分钟,比赛结果就会正式揭晓,选手们将展示自己的作品,迎来最后一轮评分。而最后一轮大家的分数,将会在总分里占到一半之多,份量非常之重。”

    “谢幼灵小同学今天能拿到冠军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三百零九章 终于回来了

    这是一场正规的全国性比赛,参赛的选手一共有二十四位,当然不可能完全集中在谢幼灵一个人身上。

    接下来,主持人关注起了其他选手,把他们在初赛以及预选赛中的作品拿出来一一展示,分析优劣。

    徐英靠在椅子上,仰头看着电视机,越看越是震惊:“这真的是小学生的比赛?现在的小学生竟然这么厉害了?”

    岳胆凉凉地道:“怎么样,觉得自己连小学生都不如了吧?”

    “那不能!”徐英当然不可能承认,不过过了一会儿,他又小声嘀咕说,“不过老实说,这里面的大部分工艺,我都不会。啧啧,到时候需要修复这类似的文物怎么办?”

    最近几个月,他们除了正常上课以外,几乎所有时间与精神全部都集中在了文物修复上,现在也很自然地联想到那边去了。

    魏庆仰望着电视机,跟在徐英后面叹了口气,道:“唉,学习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苏进看得最为专心,但还是听见了他们的对话。

    他低下头来,对着他们摇了摇头,道:“你们这个想法,对也不对。文物修复之路,当然是永无止境,永远都有需要学习的地方的。但是,修复和创作,永远都是两个路线。”

    他说得非常认真,“创作,要的是灵感,要的是自我的挥洒。创作者需要在这个过程里,尽可能地表现出‘自我’来。但是修复则不一样。”

    他的目光缓缓在学生们脸上游移前,表情很少像现在这么认真,“修复的时候,我们需要展现的是原本创作者的思路,他们的灵感。所以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自我’隐藏起来。一个挥洒过头的修复师,绝对不是一个好修复师!”

    “说得对。”门口的阴影里,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一个原本还算熟悉,但隔了两个多月以后,变得有些陌生了的声音。

    苏进等人愕然抬头,往那边看去。首先叫起来的还是徐英,他猛地蹦了起来,嚷嚷道:“哟,石老师,感谢您大驾光临,来到我们社团视察。咦,不对,慢着,您不是我们社团的指导老师吗?”

    站在门口、风尘仆仆那人正是石永才石四段,天工社团挂名的指导老师。

    他自从挂了这个名之后,就一直有事情,没怎么跟过社团活动,当然也没怎么指导过他们。

    他是石家人,从文修专业出来的,按理说学生们对他应该有些芥蒂之情,但不知为何,可能是石永才当初刚好出现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苏进偶尔提到他时话里的意思,总之在想到石永才的时候,学生们从来没把对石家和文修专业的厌恶延伸到他身上去。再加上这时候被徐英一嚷嚷,大家一起笑了起来,心里最后的一点疙瘩也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