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瓷器、书画、青铜器中,所蕴含的修复技艺,值得任何一个修复师,包括他,细细参详琢磨,认真学习。

    长老会小心翼翼地捧出它们,在祈年殿台阶最上方举起展示,下方所有的文物修复师全部俯身行礼。

    苏进再次躬身,这一次,他的心意比上一次还要虔诚。

    然后,雷宝儿拉了拉苏进,站到一边,让出中间的道路。

    五位长老捧着手里的文物,一步步走下台阶,昂首阔步地向着前方走去。

    他们刚刚走过,雷宝儿就跟在了他们的后面。接着,下方的队伍先是扩散,然后收拢,浩浩荡荡地从祈年殿出发,向着皇穹宇的方向走去。

    仪式结束,三名九段就不知道上哪里去了。

    临走时,齐九段还走过来,告诫了雷宝儿几句话,又勉励了苏进几句。

    雷宝儿扁了扁嘴巴,但没说什么,只是老老实实地点头。

    上万人的队伍穿过丹陛桥,到达皇穹宇,这以前是敬奉昊天上帝神像的地方。

    五位长老同样走进皇穹宇大殿,请出了神像。

    传说中最早的工匠,也是工匠神,当然就是水神共工了。

    “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

    工,指大匠;共,有大之义。所以共工的名字本身,就是“大匠、巨匠”的意思。

    除了共工以外,此处敬奉的工匠神,还有弓矢之神般、义均之子工倕,舟船之神番禺和车辆之神吉光。

    这都是古代神话记叙中的人类始祖,相传是他们制造了各种器具,延用至今的同时,他们也被敬奉成了神明。

    修复师非常虔诚地向他们祈愿,苏进也凝视前方,在心里祈祷着。

    去年,只是一个开始。他愿和这些工匠始祖一样,用尽毕生之力,投生此一事业!

    第五百一十一章 祈年殿烫样

    皇穹仪祈神结束,队伍继续启动,前往祭天仪式的最后一个地点,也就是天坛圜丘。

    五名长老捧着那五件至关重要的文物,走在最前面,位于他们身后,仅仅相距十米的就是苏进、雷宝儿等拥有惊龙真函的成员。

    单是从位置上就可以看出来,不管是不是搭个架子,文物协会的确还是挺看重他们的。

    先前在祈年殿和皇穹宇前行礼的时候,雷宝儿把手放了下去,但礼仪一结束,开始走路,他就又把胖乎乎软绵绵的小手塞进了苏进的掌心。

    苏进现在对他有些怜惜的情绪,于是也随他去。

    走前走前,苏进又抬起了头,去看前面的那五件文物。

    五名长老的身体把文物挡去了一部分,但文物体积比较大,还是露出了一些。

    显然,这五件文物全部都是顶级修复师的作品,很有可能就是“墨工”的。

    他们的修复技艺的确非常巧妙,仔细观察,就连苏进也会觉得大有收获。

    但他最注意的,还是中间那个秃头七段抱着的那件。

    先前五名长老刚刚出现的时候,向九段修复师行完礼,目光跟着就落在了他们身上。苏进当时就注意到了这个七段修复师。

    身处如此庄严场合,五位长老极力表现出庄严的姿态,脸上眼中几乎没有丝毫表情。

    只有这位身材瘦小、头顶油光发亮的七段,紧紧地盯着雷宝儿,目光中似乎蕴藏了很多难以言喻的意味——让苏进觉得很不舒服的意味。

    虽然他很快就把目光移开了,但当时的感觉,给苏进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结果祈年殿仪式结束,五名长老各抱出一件文物,他手里抱着的,却是一件烫样——一件一看就出自雷家的烫样!

    烫样其实就是微缩的建筑模型,完全等比例缩小,跟实物一模一样。

    要知道,古代可是没有计算机的,这样的等比例缩小,对于当年的工匠来说,简直是神乎其技的技艺。

    拥有这样技艺的样式雷家,的确不愧是第一建筑世家。

    秃头七段抱着的这件烫样不是别的,正是刚才他们经过的祈年殿。

    瑬金宝顶、蓝瓦红柱,三层彩绘重檐的圆形大殿,建于白玉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三层重檐下大上小,向上逐层收缩。虽然是微缩之后的模型,却仍然可以看出巍峨堂皇的气势。

    当然,由于等比例缩小,这个烫样看上去极为精致。

    祈年殿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建筑物。它不用大梁和长檩和铁钉,二十八根楠木柱环绕排列,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巨大的屋顶。

    它的殿内还有若干柱子,严格按照天象的形式建立。

    四根龙井柱象征春夏秋冬一年四季;

    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

    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

    金柱与檐柱累计起来的二十四之数,又象征一年的二十四节气。

    除此之外,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全部都在这里有所代表。整座大殿形式复杂,构筑巧妙,象征意味极浓。

    雷家烫样不是简单的模型,它是在建筑完成前制作的,相当于是对日后的建筑一次模拟与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