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工作做下来,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苏进检查了一遍文章,按下了“发表”按钮。
不过半天功夫,他的评论转发又增加了十万来条,私信如果不是关闭了提醒的话,早就敲得他没办法做事情了。
苏进稍微浏览了一下,突然在近期的私信里发现了一条不太一样的——
“有意思。当今华夏,竟也有人拥有如此眼界。”
只有这么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其余的什么也没有,但不知为何,苏进却在这句话里面,看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
他点开那个人的微博,发现这是一个才注册不久的小号,名叫“万里路”。他除了最初始的系统信息以外,一条微博也没有发过。他的背景头像和个人介绍也同样都是系统默认的,没有经过另行修改。唯一可值得注意的信息,是“万里路”名字下方的所属地点,标注的是“海外”。
这人不在华夏?
当然,这也正映证了他所说的“当今华夏”四个字。
一个不在华夏,却分外关注文物修复的人……
苏进盯着“万里路”这三个字看了半天,最终关上了窗口,没有回复这条私信。
苏进去了第三医院。
好像大家都是说好的一样,一路上,他接连接到了好几个电话。
有《考古》杂志打过来的,屈晖看见了他刚刚在微博上发表的那篇文章,问他能不能在下期把它刊登到杂志上,还另外向他约稿。
苏进很快就答应了。实践固然重要,但上升到理论之后才能成为一切的指导。《考古》杂志是一个非常有份量的一级期刊,苏进当然愿意与他们合作。
电话里,屈晖同时透露了一条信息。《考古》杂志可能要进行一些改版,分为两个不同的刊物。一个维持原有的专业性,以有份量的论文为主。另一方面则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更具科普性。
后一份刊物将会和其他一些媒体联系,扩大文物修复方面的影响力。
如果一切顺利推进,屈晖很有可能去后一家杂志负责。
苏进当然很欢迎这样的举动。
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基数越大越好。基数越大,所受的关注度越大,能够获取的资源越多,从中诞生的尖端成员也会越多……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两个一类期刊的,他们同样看上了苏进新发表的文章。只是看中的是论文本身的价值,还是苏进这个人当前的热度,就很不好说了。
虽然有点马后炮,但苏进也答应了与他们保持联系。
另外还有文安组的、天工社团以及其他社团学生的、昨天交换过联系方式的一些收藏家的电话。去医院的一整段路上,苏进挂断这个电话,下个电话又响起来,中间就没有停顿的时候。
前面出租车的司机好几次透过后视镜看他,表情似乎有些疑惑。
等到苏进下车时,他才一拍大腿,隔着车窗问他:“您就是惊龙会上那个修复师对吧?苏进……苏八段?能给我签个名吗?”
第五百九十二章 漆老太太
苏进下了车,进入医院,中间又遇到两波认出他来,上来要签名的人。
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了明星级别的待遇,还好两次的角落都比较偏僻,没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苏进来到谢进宇的病房外面,还没进门就听见了一阵笑声,非常爽朗,中气十足:“老谢啊,这也算是咱俩的缘份了。你说有几个人能在同一家医院,得同样的病,拿到同一批的肾源,前后脚的做换肾手术呢?”
跟着响起来的是谢进宇的声音:“哈哈哈就是,也多亏这次手术,不然我怎么知道会跟老哥这么投缘!”
苏进有些意外。除了谢进宇的声音以外,他也听出前面那个人是谁了。
因为换肾事件,祖洪林父子的确跟苏进关系不错,但也只是有限的交往而已。他过来交谢进宇交朋友,这代表了什么……
苏进脑中转过念头,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阳光遍洒病房,到处都充满光明,看着就让人心情非常好。
淡淡的消毒水气味飘了过来,谢进宇的床头柜上摆着一瓶淡绿色的洋桔梗,收拾得非常整齐,连花尖也不见一点枯萎。
苏进的目光从花束上扫过去,有些意外。
洋桔梗虽然在花店里比较常见,但绝不是普通人探病时会买的花。而且它的花瓣非常纤弱,一不小心就会受损,能保养得这么好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是谁来看过谢叔了?
苏进的目光落到谢进宇身上,顿时打心底里松了口气。
谢进宇面色红润,唇边带着笑意,眼圈下面没有一丝晦暗,气色非常好。
显然,他的换肾手术做得非常成功,术后保养也做得非常好,完全没有并发症爆发的迹象。
谢进宇旁边的祖洪林毕竟年纪太大了,一场这样的手术还是很伤元气的,他的白发肉眼可见的多了不少。不过他的脸色同样从苍白转为了红润,刚才在外面听起来,他中气十足,精神很好,显然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苏进一进门,这两人就同时停止了交谈,向着他的方向转过了头。
然后,两人同时笑了起来,谢进宇向着苏进招手道:“小苏,你来了啊。”
祖洪林上下打量着苏进,突然声音异常洪亮地笑了起来。他一把抓住苏进的胳膊,笑呵呵地说:“你这几天做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漂亮!太漂亮了!那些腐朽落后的蠹虫,就应该这样打他们的脸,痛快,痛快!”
苏进笑着道歉:“抱歉,这几天实在太忙,没时间过来……”
“说什么呢!”祖洪林反客为主,抢先打断了他。他脸色一沉,道,“你再客气我跟你谢叔都要生气了啊。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做一番事业!我们又没什么事情,哪用得着你惦记这惦记那的?”
他一边说,谢进宇一边在旁边点头,表示了十二万分的赞同。
苏进检查了一遍文章,按下了“发表”按钮。
不过半天功夫,他的评论转发又增加了十万来条,私信如果不是关闭了提醒的话,早就敲得他没办法做事情了。
苏进稍微浏览了一下,突然在近期的私信里发现了一条不太一样的——
“有意思。当今华夏,竟也有人拥有如此眼界。”
只有这么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其余的什么也没有,但不知为何,苏进却在这句话里面,看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
他点开那个人的微博,发现这是一个才注册不久的小号,名叫“万里路”。他除了最初始的系统信息以外,一条微博也没有发过。他的背景头像和个人介绍也同样都是系统默认的,没有经过另行修改。唯一可值得注意的信息,是“万里路”名字下方的所属地点,标注的是“海外”。
这人不在华夏?
当然,这也正映证了他所说的“当今华夏”四个字。
一个不在华夏,却分外关注文物修复的人……
苏进盯着“万里路”这三个字看了半天,最终关上了窗口,没有回复这条私信。
苏进去了第三医院。
好像大家都是说好的一样,一路上,他接连接到了好几个电话。
有《考古》杂志打过来的,屈晖看见了他刚刚在微博上发表的那篇文章,问他能不能在下期把它刊登到杂志上,还另外向他约稿。
苏进很快就答应了。实践固然重要,但上升到理论之后才能成为一切的指导。《考古》杂志是一个非常有份量的一级期刊,苏进当然愿意与他们合作。
电话里,屈晖同时透露了一条信息。《考古》杂志可能要进行一些改版,分为两个不同的刊物。一个维持原有的专业性,以有份量的论文为主。另一方面则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更具科普性。
后一份刊物将会和其他一些媒体联系,扩大文物修复方面的影响力。
如果一切顺利推进,屈晖很有可能去后一家杂志负责。
苏进当然很欢迎这样的举动。
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基数越大越好。基数越大,所受的关注度越大,能够获取的资源越多,从中诞生的尖端成员也会越多……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两个一类期刊的,他们同样看上了苏进新发表的文章。只是看中的是论文本身的价值,还是苏进这个人当前的热度,就很不好说了。
虽然有点马后炮,但苏进也答应了与他们保持联系。
另外还有文安组的、天工社团以及其他社团学生的、昨天交换过联系方式的一些收藏家的电话。去医院的一整段路上,苏进挂断这个电话,下个电话又响起来,中间就没有停顿的时候。
前面出租车的司机好几次透过后视镜看他,表情似乎有些疑惑。
等到苏进下车时,他才一拍大腿,隔着车窗问他:“您就是惊龙会上那个修复师对吧?苏进……苏八段?能给我签个名吗?”
第五百九十二章 漆老太太
苏进下了车,进入医院,中间又遇到两波认出他来,上来要签名的人。
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了明星级别的待遇,还好两次的角落都比较偏僻,没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苏进来到谢进宇的病房外面,还没进门就听见了一阵笑声,非常爽朗,中气十足:“老谢啊,这也算是咱俩的缘份了。你说有几个人能在同一家医院,得同样的病,拿到同一批的肾源,前后脚的做换肾手术呢?”
跟着响起来的是谢进宇的声音:“哈哈哈就是,也多亏这次手术,不然我怎么知道会跟老哥这么投缘!”
苏进有些意外。除了谢进宇的声音以外,他也听出前面那个人是谁了。
因为换肾事件,祖洪林父子的确跟苏进关系不错,但也只是有限的交往而已。他过来交谢进宇交朋友,这代表了什么……
苏进脑中转过念头,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阳光遍洒病房,到处都充满光明,看着就让人心情非常好。
淡淡的消毒水气味飘了过来,谢进宇的床头柜上摆着一瓶淡绿色的洋桔梗,收拾得非常整齐,连花尖也不见一点枯萎。
苏进的目光从花束上扫过去,有些意外。
洋桔梗虽然在花店里比较常见,但绝不是普通人探病时会买的花。而且它的花瓣非常纤弱,一不小心就会受损,能保养得这么好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是谁来看过谢叔了?
苏进的目光落到谢进宇身上,顿时打心底里松了口气。
谢进宇面色红润,唇边带着笑意,眼圈下面没有一丝晦暗,气色非常好。
显然,他的换肾手术做得非常成功,术后保养也做得非常好,完全没有并发症爆发的迹象。
谢进宇旁边的祖洪林毕竟年纪太大了,一场这样的手术还是很伤元气的,他的白发肉眼可见的多了不少。不过他的脸色同样从苍白转为了红润,刚才在外面听起来,他中气十足,精神很好,显然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苏进一进门,这两人就同时停止了交谈,向着他的方向转过了头。
然后,两人同时笑了起来,谢进宇向着苏进招手道:“小苏,你来了啊。”
祖洪林上下打量着苏进,突然声音异常洪亮地笑了起来。他一把抓住苏进的胳膊,笑呵呵地说:“你这几天做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漂亮!太漂亮了!那些腐朽落后的蠹虫,就应该这样打他们的脸,痛快,痛快!”
苏进笑着道歉:“抱歉,这几天实在太忙,没时间过来……”
“说什么呢!”祖洪林反客为主,抢先打断了他。他脸色一沉,道,“你再客气我跟你谢叔都要生气了啊。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做一番事业!我们又没什么事情,哪用得着你惦记这惦记那的?”
他一边说,谢进宇一边在旁边点头,表示了十二万分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