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还安排了天工社团、承恩公府维修、雷宝儿学习、谢家父女等各方面的事情。

    这些事情之前已经有了一些计划,现在只要照计划去做就行了。

    等到各种电话打完,他的手机早就已经发了烫,也差不多到了该上飞机的时候了。

    苏进挂上电话,拎着简单的行李站在飞机前,看了一眼天空。

    然后,他迈开大步,走了上去。

    两小时后,他已经跟周离碰头。

    周离亲自来机场接他了。他自己穿着便服,又给苏进带了一套,看着他换上,说:“我们直接去石窟那边。”

    苏进换上衣服,对着镜子一看,马上就笑了:“这看着不像啊。”

    “给你化化妆就像了。”周离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对苏进道。

    他带来的是一套沾满了泥灰的蓝色工装,领口脏兮兮的,袖口也破得起了毛。周离把它交给苏进的时候,以为他有可能会不愿意穿。没想到苏进只是看了一眼,很爽快就脱下外套,把它穿在了外面。

    不过他气质温和,相貌年轻,外表不说养尊处优,也一看就是没经历过风霜的样子,跟这套衣服实在是不搭。

    周离带了两个年轻人过来,这时他叫道:“小李。”

    一个年轻人上前一步,递了一个小包到他的手上。

    苏进知道自己这样肯定是要化妆的,但没想到周离是亲自动手,怔了一下之后,周离已经走上前来了。

    他从小包里掏出一个软管,从里面挤了一些胶状物体出来,放在手上揉捏了一会儿,过来敷在苏进脸上。

    苏进感觉到他两只有力的手在自己的脸上或摸或按,皮肤表面传来异样的感受。他下意识地想要闭上眼睛,但还是睁开来看着周离。

    这是他第一次跟周离隔得这么近,也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看他的脸。

    这样看着,苏进越发意识到了两人之间的相似处。

    周离从来没有跟他说过私人方面的事情,但是这一刻,他却比在周景洋面前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血缘之间的牵系。

    世界真是奇妙,血缘能在人的外表上体现出这样的相似处。

    以前不提醒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一经证实,各种蛛丝马迹就全部冒了出来。

    这是这具身体的哥哥,比他大了十岁。从某个角度来说,也算得上是现在的苏进的哥哥。

    不过……他在上个世界失足而亡的时候已有47岁,周离跟那时候的他比还算年轻呢……

    “在笑什么?”周离给他化完了妆,放下手问道。

    “没什么。”苏进笑了一声,他回头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道,“走吧,哥哥。”

    他往卫生间外面走去,周离在他身后,瞬间睁大了。

    第六百三十七章 怎么进去

    周离很快就收拾好了心情,带着那两个年轻人跟着苏进一起离开了机场卫生间。

    离开的时候,其中一个年轻人还不动声色地把卫生间门口“维护中请勿进入”的牌子踢到了一边。

    四人走出去,立刻招来了无数侧目。

    很多人露出了厌恶的表情,甚至在他们靠近时提前一步让开。

    苏进一边走,一边还听见有人在不远处抱怨:“现在飞机真是不值钱了,什么人都能来坐了。”

    旁边有人附和,也有一个小女生打抱不平:“坐个飞机就高贵了?说人家脏,是你自己的心脏吧?人家勤勤恳恳工作,赚了钱坐飞机,怎么就不行了?你这就是歧视!”

    先开口那女人被堵得无话可说,很快就有人出来和稀泥:“这些石灰工是不太像样子,不说不能坐飞机吧,至少也要洗个澡收拾干净一点再出门呀。这样乱七八糟的,把人家衣服蹭脏了怎么办?”

    更多人附和点头,没一个人认出来这四个人不是真的石灰工,而是假扮的。

    “应该是洛伊公路上面出来的,往龙门石窟上面走就是。那里有好些石灰窑和水泥厂,看来挺赚钱的啊。”还有本地人给旁边的外地朋友科普。

    苏进把这一切都听在耳里,路过那个小女生身边时,向她笑了一笑。

    小女生旁边的同伴说:“还挺知道感恩的。”

    小女生没有说话,却忍不住回头,又多看了那个“石灰工”一眼。

    “别乱看。”走出一段距离之后,周离看了苏进一眼,无奈地向他摇头。

    “是我的错。”苏进道歉。

    他听见那女生维护,下意识地微笑道谢,却忘记了自己现在的身份。照他这样“伪装”,很容易就会被明眼人发现了。

    接下来,他再没犯一点错,一行人乘坐公交车,往龙门石窟方向去了——刚一上车,他们又不免招了几个白眼。

    一路上,周离小声跟他介绍了一下龙门石窟当前的情况。

    龙门石窟是当地的名景,在当地人心中从古至今都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

    所以在传统文化运动之前,这里就由当地人自发组织,组成了管理委员会,自筹资金对它进行管理与保护。

    后来国家开始重视这一块了,在其他大部分地方他们都是以文保组为中心,就此建立组织进行保护。但龙门石窟情况特殊,当地文保组采取了与石窟管委会联合的形式,把龙门石窟纳入整体的管理体系。

    也就是说,现在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以地方民众组织为主体,文安组下属的文保组为辅助,两者共同合作,进行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