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进检查完石块,把铁钎对准石梅铁刚刚点下的一个墨点,右手举起了铁锤。

    不知为何,石青乔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紧盯着苏进的动作。

    旁边其他人也跟他一样,全神贯注地看着。

    在场大部分人都是内行,就算不是内行,之前看完苏进的方案或者听完周围人的讲解,也知道了此一举动的关键所在。

    锚杆有长有短,所以锚孔的深浅也是有讲究的。

    此处危岩脆弱,用力太重有可能破坏岩体,用力太轻那就不用说了,孔都打不出来,有什么用?

    在这种情况下,力道把握是重中之重,其中一个关键体现就是敲击的次数。

    能够几次到位,说明了这个修复师的水平。

    普通工匠动手,七次敲击之内能够完成已经是熟手了,三次以内就是顶尖高手。

    苏进身为八段修复师,能够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苏进高高举起铁锤,落锤如山,击钎却如羽,一瞬间,清脆的声音响彻整条山道,在山谷间回荡不休。

    这个声音绵长而悠久,带着某种由古至今而来的韵律,极为悦耳动听。

    但此时,大部分人都没时间去回味,而是屏住呼吸,等待一个结果。

    苏进这才敲了一下,接下来呢?还有几下能真正定位这个锚孔?

    周围人正在等着的时候,没留意石梅铁的眼睛已经睁大了,脸上露出了震骇莫名的表情。他的内心实在太震撼,以至于迟了一步才发出声音。

    “好!绝妙!”

    石青乔一愣,转头看自己的叔叔。

    这才只敲了一下呢,怎么就绝妙了?

    他叔叔完全没有看他,而是紧盯苏进的方向,简直恨不得冲上去一样。他再次高呼了一声:“漂亮!”

    “谢谢夸奖。”苏进的声音从石青乔后方传来,他愕然转回头,发现对方已经收起了铁锤和铁钎,正向着石梅铁的方向微笑点头。

    谢谢夸奖?

    这什么意思?

    石青乔低头看去,只见石壁之上,石梅铁刚刚笔点墨迹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个孔洞,直径约半寸,深约三寸,刚好可以插进一个标准的短型锚杆!

    石青乔惊呆了,忍不住走过去,再次用眼睛确认了一下。

    苏进真的只敲了一下,一击就让锚孔成型了?

    这是什么水平?

    石青乔自忖了一下,确认自己的确是做不到的。

    “震山击。”石梅铁终于压抑下内心的震惊,长长地舒了口气,用极为复杂的目光看着苏进。

    他仿佛是在解释给自己的侄儿听,又仿佛是在自言自语,“这是我们石家秘传的一种手法。你看着他只有一击,其实是连续三击。敲击时铁钎不起,三下同时敲在钎尾,采取连绵不绝之势。同时左手手腕不断移动铁钎位置,减轻它的压力,把振动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不至于损伤岩体。这种手法需要对岩体有很深的理解,也需要坚持不懈、反复磨练的基本功……我年轻时能够做到,现在已经不行了。”

    说完,他长长一声叹息,摇了摇头。

    “原来已经有人总结过这样的手法了吗?”苏进似乎有些惊讶。

    “哦,你不知道?那你是……”石梅铁有些意外。

    “我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觉得这样做效果比较好,就这样做了。”苏进很自然地说。

    “自己摸索出来的……”石梅铁无语了。

    接下来,苏进继续工作。

    他仍然使用的是震山击。长锚七下,短锚三下,次次一次成型。

    石梅铁在一边看着,越来越惊讶。

    震山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难。

    它需要修复师对自己的手、对使出的力道有极强的控制力,非千百遍磨练不可能做到。

    而且,这种精微的控制看似省力,其实是很耗神的。

    他年轻的时候的确可以完成震山击,但是基本上,每十击就要休息一会儿,然后才能继续。

    而苏进现在十击、二十击、三十击,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下去,每一次动作都极为标准完整,一点变形的迹象也没有,显而易见地游刃有余。

    最后,石梅铁不得不承认,苏进这个年轻人实在太神奇了。

    他不仅天赋异秉,后天也经历过反复不断的磨练,最终才能成长到这个地步。

    他看着苏进,有些想不起来当初看见石英玉完成震山击时的感觉了。

    是的,自己的那个孙子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完成这个难度非常大的动作,让自己又惊又喜。他十二岁时完成一击,之后不断训练,以每年增加一到两击的速度成长。

    当时,石梅铁欣慰地想着,等到这孩子十八岁成年,大概就能达到自己年轻时的巅峰水平,超越自己了。

    但就算那时候,他对石英玉未来的预估,也绝对没有达到苏进现在的这个水平……

    五十击之后,苏进长出一口气,直起身子,道:“这一个区域完成了,可以开始定锚灌浆了。”

    他的目光落到于琢身上,问道,“能完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