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在香山小院里的时候,每到阴雨天,纭春就只能待在屋子里,连稍微动一动都会疼到心口里。
沛柔每日和她在一起,她怕沛柔见了伤心,还总是笑着安慰她说并不痛的。
绾秋和纫冬与她们即便平日总有摩擦,也不由得在她面前哭了好几次。她们是物伤其类,沛柔又何尝不是。
若是她不刚强些,只怕下一个跪在瓦片上顶着烈日暴晒的就是她了。
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大约还是从齐延收敛起了自成婚之日起他对她的冷漠开始。
他们成婚之前,他对她从来都是温和却疏离的,和他对另一个并不熟悉的人一样并无不同。
即便是她向他表露情意的那一日,他也不过是稍稍摘下了自己的温和面具,拱手向她作揖时,她看见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怜悯。
“多谢错爱,实非良人。”他把话说得很真心,可也是这真心让沛柔不知所措。
就像婚后他后来对她有过的温柔,让她逐渐的瓦解了自己身上的尖刺,和对齐家人的防备,居然会努力的想做一个好媳妇、好妻子。
她不怕他的冷漠,她甚至偷偷的想,这至少说明她在他心中已经与众不同了。
她拿妻子的身份和余生的日子去换他心中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虽然非她本愿,可若是自成婚之后仍被他那样温和对待,她怄都要怄死。
那时候的沛柔终究也是有自己的坚持的,她努力的对住在偏院里的何霓云视而不见,也努力的整理着自己的心。
直到何霓云挺着快三个月身孕的肚子站到她面前。
从她知道齐延和何霓云有了这样的关系,她已经三个月没有和齐延好好说过话了。
齐延明明告诉她他们之间只有一次的,该是有多巧,才能有了这个孩子。他们成婚已近两年,她都还没有过身孕。
那也是她平生第一次慌了神,跌跌撞撞的跑回娘家去哭诉。
柯氏是由世代书香、高门大户出身的大嫂谢氏带大的,谢家明面上礼义道德,可人口众多,私底下又岂能没有一点糟污?
柯氏就给了她一副药,让她带回去给何霓云喝下,不仅这个孩子会消失在世上,未来她也不会再有其他孩子。
虽是宠妾却不会生子,可以免了沛柔后顾之忧。
那时候沛柔已经全没了主意,自然母亲说什么就是什么,二嫂刘氏却在送她上车前悄悄的劝她该去和丈夫商量。
庶长子出生的确棘手,可失去了丈夫的心才将真正的一无所有。
诚毅侯府也算是有规矩的勋贵人家,长辈们或者也不会就这样看着未来可能的庶孽乱家。
沛柔回去以后想了一夜,把这幅药藏在了妆镜台最底层,孤身去了前院书房找齐延。
三个月来她还是第一次来书房,齐延看起来很疲惫。这几个月来何霓云怀孕、海柔过世,她也实在已经很累了。
她看着书房内室里齐延睡的那张床,就是他和何霓云曾经欢好过的地方。
她很想大声的咒骂齐延的欺骗,骂他恶心,但她一个字都说不出口。她哭的站不住,最后还是落在齐延的怀里。
她生平第一次如此卑微的恳求齐延,求他不要这个孩子,她以后必然不再任性了,她会尊重他的祖母和父母兄弟,好好的主持中馈做一个合格的妻子。
他是答应了她的,甚至还和她玩笑说要做一个好妻子就该先把她哭脏了的他的衣服拿去洗了。
她破涕为笑,伸手去拍他,带落了旁边小机上来时齐延正在看的蜀中地图。
后来何霓云就从偏院消失了,沛柔没有计较她的去处。她是如此的相信齐延,她相信他一定能做到答应了她的事情。
过后不久,齐延就被任命为宣威将军,带兵前往蜀中平乱。
他平时都以书生形象示人,又是新科进士,难免给人文士柔弱之感。
即便擅长马球,也不过是游乐所用,朝野上下质疑声颇多,就连沛柔也不知道新帝找借口为齐家加官进爵为何偏偏选了这个时机。
直到两个月后齐延率军大败苗夷,在战场上斩了苗人的一员猛将,朝野上下的非议声逐渐才平息。
不过当然也有人会说是苗人不堪一击,齐延虽有功绩,也不过是寻常罢了。
其他人看他是建功立业,她却只盼望他平安。
这场仗打了七个月,她也就提心吊胆了七个月。中间她失了一个孩子,家书中也不敢告诉他。
可笑她那时还以为是自己的罪孽,对齐家人的非议和责难都没有吭声。
他走的时候是寒冬,回来时已经是炎夏。
她每日盼望着家书中他说他回来的日子,可先等来的却是抱着他们新生的孩子的何霓云。
沛柔什么也没有说,摔了何霓云敬上来的茶,任由她带着孩子在诚毅侯府里住了下来。
她平生唯一一次的软弱和让步,换来的依旧是欺骗和伤害。
她还是只能刚强起来,她在齐府失去了太多了,一个孩子,织夏、绾秋,和一些尊严的碎片。
和她的尊严比起来,只会令她流血流泪的情爱,根本一文不值。
所以她自己写了和离书,打点了行李,只等着齐延在那里签上他的名字,她就可以回到她一直想回去的徐家了,回到她梦中永远花团锦簇的熙和园。
但他也没有。沉默,回避,一走了之。而后耐心地等到她完全没有能力强硬的时候,一封休书了结了他们这段孽缘。
她忍不住想起前生的自己,坐在秋日的枫树下,一字一句的朗读着前生他写给她的休书。
“立休书人齐延,系燕京人氏,曾祖诚毅侯,为燕梁功臣之后。永承元年从上意,凭媒聘定徐氏为妻。”
“岂期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过失,不顺父母,不事舅姑,身有恶疾,妒忌乱家,无子绝世,正合七出之条。”
“因念夫妻之情不忍明言,情愿立此休书休之,退还本宗,任其改婚,并无异言,休书是实。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永承四年九月初五佩印为记。”
一字一句纂刻在她心头,每想到一次,就是一次鲜血淋漓。
命运原来就是这样无情。
并非刚强无用,也非软弱无耻,都在于命运安排遇见的那个人罢了。
第55章 发烧
沛柔没有等到太夫人的回答就昏睡了过去。
她这时候的身子原本就不好,几个月前才大病了一场。也许是白日里在湖光水色廊歇息,吹了一个时辰的风,所以才着凉了,半夜里起了烧。
她醒过来的时候躺在李嬷嬷的怀里,太夫人正在亲自喂她喝药,那药很苦,可她却下意识的就咽了下去。
前生她们身边剩下的钱财不多,要精打细算的花。
纭春舍不得租车,她喝的药都是这个傻丫头徒步十几里进城去药房买了,再守在炉子边,用之前劈好的柴煎好给她的。
她不忍心辜负她,即便她并不觉得自己能好,也从来都是喝的一滴不剩的。
此时天光已然大亮了,她的神智也已然清明。她发现自己并不是躺在太夫人的碧纱橱里,而是躺在松鹤堂第二进院子里的西厢房,也是她的新居。
这应该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她,碧纱橱毕竟太小,平时还好,她生病的时候不免就有些嫌小了。
没想到她居然是昏睡中完成了在定国公府里的第一次搬家。
前生她爱金玉珠宝,闺房就布置的很华丽,一进门只觉得珠光宝气,迷晃的人睁不开眼。
无论是在梅真堂里还是后来的翠萼楼,柯氏纵容,定国公宠惯,她过的都是无数财帛堆出来的日子。
可在香山小院里生活过她才知道,一个人要生活真正所需的东西其实很少。
如今她有太夫人,有李嬷嬷,有扬斛、纭春,她已经很知足。
所以西厢房里的东西并不太多,色彩也简单,常用的器物大多是青色和蓝色这样清雅的颜色。
屋子主要是陆嬷嬷带着人布置的,她觉得她不懂,只让她去库房选了几件摆设,剩下的大件给她挑的是清一色的紫檀木家具,居然恰好是前生她嫁妆里太夫人送的那一套。
前生她的陪嫁里也有不少是太夫人所赠之物,太夫人的收藏,自然也是最名贵的。
她前生在诚毅侯府里平素用的一套粉彩蝠桃纹茶具,和惯常放在梳妆台旁博古架上插花用的一对钧窑烧制的的玫瑰紫釉橄榄瓶都被她从太夫人的库房里挑了出来。
沛柔每日和她在一起,她怕沛柔见了伤心,还总是笑着安慰她说并不痛的。
绾秋和纫冬与她们即便平日总有摩擦,也不由得在她面前哭了好几次。她们是物伤其类,沛柔又何尝不是。
若是她不刚强些,只怕下一个跪在瓦片上顶着烈日暴晒的就是她了。
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大约还是从齐延收敛起了自成婚之日起他对她的冷漠开始。
他们成婚之前,他对她从来都是温和却疏离的,和他对另一个并不熟悉的人一样并无不同。
即便是她向他表露情意的那一日,他也不过是稍稍摘下了自己的温和面具,拱手向她作揖时,她看见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怜悯。
“多谢错爱,实非良人。”他把话说得很真心,可也是这真心让沛柔不知所措。
就像婚后他后来对她有过的温柔,让她逐渐的瓦解了自己身上的尖刺,和对齐家人的防备,居然会努力的想做一个好媳妇、好妻子。
她不怕他的冷漠,她甚至偷偷的想,这至少说明她在他心中已经与众不同了。
她拿妻子的身份和余生的日子去换他心中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虽然非她本愿,可若是自成婚之后仍被他那样温和对待,她怄都要怄死。
那时候的沛柔终究也是有自己的坚持的,她努力的对住在偏院里的何霓云视而不见,也努力的整理着自己的心。
直到何霓云挺着快三个月身孕的肚子站到她面前。
从她知道齐延和何霓云有了这样的关系,她已经三个月没有和齐延好好说过话了。
齐延明明告诉她他们之间只有一次的,该是有多巧,才能有了这个孩子。他们成婚已近两年,她都还没有过身孕。
那也是她平生第一次慌了神,跌跌撞撞的跑回娘家去哭诉。
柯氏是由世代书香、高门大户出身的大嫂谢氏带大的,谢家明面上礼义道德,可人口众多,私底下又岂能没有一点糟污?
柯氏就给了她一副药,让她带回去给何霓云喝下,不仅这个孩子会消失在世上,未来她也不会再有其他孩子。
虽是宠妾却不会生子,可以免了沛柔后顾之忧。
那时候沛柔已经全没了主意,自然母亲说什么就是什么,二嫂刘氏却在送她上车前悄悄的劝她该去和丈夫商量。
庶长子出生的确棘手,可失去了丈夫的心才将真正的一无所有。
诚毅侯府也算是有规矩的勋贵人家,长辈们或者也不会就这样看着未来可能的庶孽乱家。
沛柔回去以后想了一夜,把这幅药藏在了妆镜台最底层,孤身去了前院书房找齐延。
三个月来她还是第一次来书房,齐延看起来很疲惫。这几个月来何霓云怀孕、海柔过世,她也实在已经很累了。
她看着书房内室里齐延睡的那张床,就是他和何霓云曾经欢好过的地方。
她很想大声的咒骂齐延的欺骗,骂他恶心,但她一个字都说不出口。她哭的站不住,最后还是落在齐延的怀里。
她生平第一次如此卑微的恳求齐延,求他不要这个孩子,她以后必然不再任性了,她会尊重他的祖母和父母兄弟,好好的主持中馈做一个合格的妻子。
他是答应了她的,甚至还和她玩笑说要做一个好妻子就该先把她哭脏了的他的衣服拿去洗了。
她破涕为笑,伸手去拍他,带落了旁边小机上来时齐延正在看的蜀中地图。
后来何霓云就从偏院消失了,沛柔没有计较她的去处。她是如此的相信齐延,她相信他一定能做到答应了她的事情。
过后不久,齐延就被任命为宣威将军,带兵前往蜀中平乱。
他平时都以书生形象示人,又是新科进士,难免给人文士柔弱之感。
即便擅长马球,也不过是游乐所用,朝野上下质疑声颇多,就连沛柔也不知道新帝找借口为齐家加官进爵为何偏偏选了这个时机。
直到两个月后齐延率军大败苗夷,在战场上斩了苗人的一员猛将,朝野上下的非议声逐渐才平息。
不过当然也有人会说是苗人不堪一击,齐延虽有功绩,也不过是寻常罢了。
其他人看他是建功立业,她却只盼望他平安。
这场仗打了七个月,她也就提心吊胆了七个月。中间她失了一个孩子,家书中也不敢告诉他。
可笑她那时还以为是自己的罪孽,对齐家人的非议和责难都没有吭声。
他走的时候是寒冬,回来时已经是炎夏。
她每日盼望着家书中他说他回来的日子,可先等来的却是抱着他们新生的孩子的何霓云。
沛柔什么也没有说,摔了何霓云敬上来的茶,任由她带着孩子在诚毅侯府里住了下来。
她平生唯一一次的软弱和让步,换来的依旧是欺骗和伤害。
她还是只能刚强起来,她在齐府失去了太多了,一个孩子,织夏、绾秋,和一些尊严的碎片。
和她的尊严比起来,只会令她流血流泪的情爱,根本一文不值。
所以她自己写了和离书,打点了行李,只等着齐延在那里签上他的名字,她就可以回到她一直想回去的徐家了,回到她梦中永远花团锦簇的熙和园。
但他也没有。沉默,回避,一走了之。而后耐心地等到她完全没有能力强硬的时候,一封休书了结了他们这段孽缘。
她忍不住想起前生的自己,坐在秋日的枫树下,一字一句的朗读着前生他写给她的休书。
“立休书人齐延,系燕京人氏,曾祖诚毅侯,为燕梁功臣之后。永承元年从上意,凭媒聘定徐氏为妻。”
“岂期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过失,不顺父母,不事舅姑,身有恶疾,妒忌乱家,无子绝世,正合七出之条。”
“因念夫妻之情不忍明言,情愿立此休书休之,退还本宗,任其改婚,并无异言,休书是实。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永承四年九月初五佩印为记。”
一字一句纂刻在她心头,每想到一次,就是一次鲜血淋漓。
命运原来就是这样无情。
并非刚强无用,也非软弱无耻,都在于命运安排遇见的那个人罢了。
第55章 发烧
沛柔没有等到太夫人的回答就昏睡了过去。
她这时候的身子原本就不好,几个月前才大病了一场。也许是白日里在湖光水色廊歇息,吹了一个时辰的风,所以才着凉了,半夜里起了烧。
她醒过来的时候躺在李嬷嬷的怀里,太夫人正在亲自喂她喝药,那药很苦,可她却下意识的就咽了下去。
前生她们身边剩下的钱财不多,要精打细算的花。
纭春舍不得租车,她喝的药都是这个傻丫头徒步十几里进城去药房买了,再守在炉子边,用之前劈好的柴煎好给她的。
她不忍心辜负她,即便她并不觉得自己能好,也从来都是喝的一滴不剩的。
此时天光已然大亮了,她的神智也已然清明。她发现自己并不是躺在太夫人的碧纱橱里,而是躺在松鹤堂第二进院子里的西厢房,也是她的新居。
这应该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她,碧纱橱毕竟太小,平时还好,她生病的时候不免就有些嫌小了。
没想到她居然是昏睡中完成了在定国公府里的第一次搬家。
前生她爱金玉珠宝,闺房就布置的很华丽,一进门只觉得珠光宝气,迷晃的人睁不开眼。
无论是在梅真堂里还是后来的翠萼楼,柯氏纵容,定国公宠惯,她过的都是无数财帛堆出来的日子。
可在香山小院里生活过她才知道,一个人要生活真正所需的东西其实很少。
如今她有太夫人,有李嬷嬷,有扬斛、纭春,她已经很知足。
所以西厢房里的东西并不太多,色彩也简单,常用的器物大多是青色和蓝色这样清雅的颜色。
屋子主要是陆嬷嬷带着人布置的,她觉得她不懂,只让她去库房选了几件摆设,剩下的大件给她挑的是清一色的紫檀木家具,居然恰好是前生她嫁妆里太夫人送的那一套。
前生她的陪嫁里也有不少是太夫人所赠之物,太夫人的收藏,自然也是最名贵的。
她前生在诚毅侯府里平素用的一套粉彩蝠桃纹茶具,和惯常放在梳妆台旁博古架上插花用的一对钧窑烧制的的玫瑰紫釉橄榄瓶都被她从太夫人的库房里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