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倒是不在乎改用戟,对她来说,只要兵器不是剑就没关系 正如她哪怕拥有天下所有剑修都为之嫉妒的剑道天赋,也宁死不肯用剑。
接下来,乱世尊者将目光投向了罗丰。
依照罗丰猜测,红世双巫喜欢的是那种纯粹的武者类型,勇猛果敢,热血豪迈,恰恰和他机变智算的风格相反,更别说他刚刚还设了借刀杀人的局,利用红世双巫去对付龙魔之主,想来是得不到什么好脸色了。
谁料乱世尊者竟认可道:“巧谋的智者,别有风采。”
他屈指一弹,将一件大炮形状的法宝丢给了罗丰,并道:“以你的智慧,当知晓如何利用这件法宝。”
罗丰自然认不出这件法宝,但通天古书却是认得,悄声道:“此宝名为七曜灭道古巫大炮,仿照道器神忏巫道七邪炮而炼制,是一种功效单一且极端的法宝。
寻常法宝总有着不同的变化和神通,如飞剑既可持于掌中施展剑法,也可御空飞袭杀敌,可攻可守,面对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变化,臻至宝器后还会有更多的神通,但这七曜灭道古巫大炮却是只有一项轰敌的神通,单独将破坏力发挥到极致,其余素质无比低下,论防御能力还比不得中品灵器,甚至连身为宝器所内蕴的洞天世界,也不过是为了输送元气而存在,其效果便是储藏灵力。
但与此对应的,论破坏力它甚至能媲美上品宝器,由于牺牲了其他能力,单独集中在攻击上,是一种优点缺点都极其明显的法宝,落在不懂得使用的人手里,就是一件破铜烂铁,连灵器都比不上,因为通常情况下,一场战斗中它只能打出一发,一发后洞天世界中储藏的灵力就会被清空,等重新填满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若懂得掌握使用的时机,便有在绝境时逆转战局的效果。”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对罗丰来说无比趁手的法宝,不能说量身打造,但的确非常符合他战斗的风格,至少在很多时候可以代替九婴自爆的作用。
七曜灭道古巫大炮在正常战斗中只有一发的机会,也没什么必中的属性,故而对运用的时机非常讲究,可同样的,九婴也没办法自爆两次,同样不是想炸谁就能炸谁的,必须创造出机会才行。
似是看出罗丰的疑惑,乱世尊者道:“智斗本就是斗争的另一种形式,武者岂可无谋,有勇无谋者不过是莽夫,本座轻蔑心机,却重智谋韬略。”
罗丰想想也便释然,能创立巫教,和太上、归墟分庭抗礼的人物,又岂会单独重视武力,侠客散修可以只崇尚武力,可作为一方领袖,若不懂得智慧谋略,早被人算计死了。
不过,态度上的差别依然可看出乱世尊者的喜好倾向,评价罗丰时他虽给得公允,可当评价岳鼎的时候,他就露出满意的表情道:“不羁的豪侠,我辈欣羡。”
乱世尊者倏然双手并拢,捏了一个手印,其中没有蕴藏大道之力,也没有真元推动,就见四方气流围绕他身躯成涡旋增压,引动先前尚未消散的冰火潮流,旋卷如锯,仿佛一位从天而降的天神以开天辟地之势重重劈向岳鼎。
这一劈变化出了一道数百丈长的巨大刀气,带着冰火激荡的滔天光波,排风破浪滚滚冲击而去,在轰然巨响把下方大地强行劈出一道深沟,碎石飞琼,声威滔天。
岳鼎连忙结印抵挡,宝瓶印、无量印、金刚印、真空印、须弥印、摩诃印……一道道法印在他手中变幻,衍化不同的劲道轰击迎面斩来的刀气,同时身形往后急退。
但那刀气丝毫不为所动,任由法印轰击,自身力量没有消散半分,明明蕴藏的元气远不如岳鼎的一道掌印,偏偏无坚可摧,而且硬生生压着岳鼎,斜向下落去,沉入大海之中。
只见两道激浪飞溅,碎玉飞琼,巨浪滔天,随着阵阵罡风向两边汹涌而去,岳鼎坠入海底后仍在不停对抗着刀气,回荡的劲力搅得大海天翻地覆,巨浪滔天。
忽闻一声闷响,海面升起数十丈高的水墙,呼呼轰轰的海啸之声令人耳膜发麻,一刀之威终于消去,浑身湿漉漉的岳鼎从海底中飞出,面露疲色,对付这一刀,竟比对付法相境的天魔更加吃力,但他双目炯炯有神,精神抖擞,显然大有收获。
乱世尊者问道:“这一刀的奥妙懂了多少?”
岳鼎如实道:“明了三分。”
“已是难能可贵。”乱世尊者嘉许道。
第0785章 得鱼而忘荃
乱世尊者的馈赠可说是因材施教,每个人都得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宝藏”,如秋璃的修为已经超越肉身境的层次,和当初从地皇陵中归来,尚未吸收龙脉地气的罗丰相比犹胜半分,黄泉得了最趁手的兵器,法宝中刀剑类的较多,暗器飞针类的也不在少数,可枪类法宝却是少之又少,出了名的罕见,一柄能够成长的天蚩魔枪对黄泉的意义不言而喻,七曜灭道古巫大炮落在罗丰手里,相当于多了一张能够决定战局胜负的底牌。
岳鼎的收获亦是匪浅,在其他人眼中,或许他是被动挨了一刀,但他却从中窥见了武道的奥秘,并向法相境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只见他五心朝天,盘膝而坐,精神内敛,悬浮半空,在久绵长的一呼一吸间,整个人就像坐在潮起潮落的海水上一般,轻微地起伏晃动着,海波涟漪般的柔劲荡漾着全身各个部位。
虽然岳鼎以一种诡异的状态悬浮凌空,却出乎意料地显示出一种和谐温润之感,完美融入了周围环境之中。
做到这一点倒是并不叫人惊奇,毕竟绝大多数的天品元丹境修士都能做到,只需把自身的精、气、神三元全部聚敛到一处,化为一点圆球,便能令外人不可觉察,不可琢磨,这也是常人所言的金丹之意,将元气内敛成球,锋芒磨练成圆,行止坐卧处处见圆,处处有圆。
然而岳鼎身体的外围轮廓若隐若现,笼罩着一个如真如幻的巨大人形虚影,正与他同步吐纳运气,内外交感,空气因巨大的呼吸而产生潮起潮落般的微妙密度变化,导致下方的海面出现一波一波的涟漪,向四方扩散,而这个巨大人形虚影虽然若有若无,但散发的压迫感却是浩大无边,不可揣测。
隐隐可以看出,巨人虚影也在呼吸吐纳,每一次都会激起一阵不小的狂澜气浪排空,犹如巨鲸吞吐,其体形也在不断的扩涨,从初时的一丈到后来的十丈。
岳鼎一直盘坐于巨人丹田位置,一呼一吸正好与巨人虚影同步,海量真元在他体内循环后溢出体外,围绕着他身体形成充斥巨人丹田的气海,然后又循着构建的经脉路线,纳入了另外一个更大的筋脉循环。
便是罗丰也已看出,这分明是岳鼎的天地法相的雏形,尽管离真正的天地法相还相差很远,可终究是让他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不至于南辕北辙,剩下的修行便是根基的积累,直至最后的水到渠成。
过程中,乱世尊者的目光移向禅渡宗的无苦禅师和无乐慧师,这一回,他就没了好脸色:“半吊子的出家人,心有挂碍,难见如来。”
倏然他的语气加重,如暮鼓晨钟扣响心窗,冷言喝道:“除非回去将佛经烧掉,毁去三宝,否则这辈子都无望大道!”
除此以外,并未赐下法宝或功法,这待遇便和太上教的弟子相同,倒不是出于偏见,纯粹是门风的关系,相比太上教和禅渡宗,六道宗的行事风格更合红世双巫的口味。
无乐慧师闻言,忍不住心生不满,没赠宝也就罢了,她又不稀罕这些,可对方居然还冷言冷语,质疑她的禅心,当真是倚老卖老,奈何碍于乱世尊者的身份和修为,她不敢宣之于口,只以沉默相对。
然而当无乐慧师转头看去,就见无苦禅师眉头紧缩,面色严峻,额头冷汗淋漓,似有心神挣扎之念。
须臾后,无苦才如释重负,双手合十道:“前辈说的极是,贫僧回去后便将三宝毁去。”
无乐慧师惊愕道:“师兄你疯了么?毁三宝可是重罪,轻则逐出禅门,重则废去根基,这可不是能够说笑的儿戏,便是俗家弟子犯了一样重罚。”
若非自己也是闻者之一,她甚至要怀疑乱世尊者以精神控制之法混杂在先前的话语中,搅动了无苦的心魔,令其堕落邪道。
当然,她也觉得这种怀疑根本站不住脚,乱世尊者没有这么做的理由,若说是憎恶僧人,可岳鼎算起来也是佛门弟子,没道理单独偏袒他一人。
无苦禅师道:“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享乐,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哈哈,佛经既然无用,不如就此焚去。”
他法号“无苦”,却是整天愁眉苦脸,就像被人欠了三辈子的钱却怎么也讨不回来一样,满脸的苦相,便是旁人见了都觉得苦涩。
可如今他却哈哈大笑,眉宇间再也不见痛苦烦恼,唯留喜悦,整个人容光焕发,相貌亦年轻了许多,不再是老僧模样,更像是一名少年意气的沙弥,真正合了“无苦”二字。
然而无苦欢喜的表情和他说的话配在一起,却有几分自暴自弃的味道,而乱世尊者亦稍稍露出认可态度:“看来并非无药可救。”
无乐慧师闻言更觉担忧,忙祭出解脱牟尼珠,催发宝光罩住无苦,喝道:“无苦师兄,谨守禅心,莫受蛊惑!”
“师妹勿忧,贫僧初心未改,只是想通了从前一直困扰的难题。昔年我见苍生悲苦,于红尘浊世打滚,挣扎不得解脱,欲解救恨自身无力,便拜入空门,愿向佛祖学法,习普渡众生之法。如今方才醒悟,这佛经终究是死的,根本渡不了人。
昔年如来佛祖执无法之相,欲破众生痴顽,但辛苦一生,终归人灭于娑罗双树之间。其后万载以降,众生痴者仍痴,顽者仍顽,战无休止,祸乱丛生。以如来之摩诃般若,无量慈悲,也难化解世间的戾气凶心,无法渡尽苍生,何况他所传授的佛法?”
接下来,乱世尊者将目光投向了罗丰。
依照罗丰猜测,红世双巫喜欢的是那种纯粹的武者类型,勇猛果敢,热血豪迈,恰恰和他机变智算的风格相反,更别说他刚刚还设了借刀杀人的局,利用红世双巫去对付龙魔之主,想来是得不到什么好脸色了。
谁料乱世尊者竟认可道:“巧谋的智者,别有风采。”
他屈指一弹,将一件大炮形状的法宝丢给了罗丰,并道:“以你的智慧,当知晓如何利用这件法宝。”
罗丰自然认不出这件法宝,但通天古书却是认得,悄声道:“此宝名为七曜灭道古巫大炮,仿照道器神忏巫道七邪炮而炼制,是一种功效单一且极端的法宝。
寻常法宝总有着不同的变化和神通,如飞剑既可持于掌中施展剑法,也可御空飞袭杀敌,可攻可守,面对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变化,臻至宝器后还会有更多的神通,但这七曜灭道古巫大炮却是只有一项轰敌的神通,单独将破坏力发挥到极致,其余素质无比低下,论防御能力还比不得中品灵器,甚至连身为宝器所内蕴的洞天世界,也不过是为了输送元气而存在,其效果便是储藏灵力。
但与此对应的,论破坏力它甚至能媲美上品宝器,由于牺牲了其他能力,单独集中在攻击上,是一种优点缺点都极其明显的法宝,落在不懂得使用的人手里,就是一件破铜烂铁,连灵器都比不上,因为通常情况下,一场战斗中它只能打出一发,一发后洞天世界中储藏的灵力就会被清空,等重新填满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若懂得掌握使用的时机,便有在绝境时逆转战局的效果。”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对罗丰来说无比趁手的法宝,不能说量身打造,但的确非常符合他战斗的风格,至少在很多时候可以代替九婴自爆的作用。
七曜灭道古巫大炮在正常战斗中只有一发的机会,也没什么必中的属性,故而对运用的时机非常讲究,可同样的,九婴也没办法自爆两次,同样不是想炸谁就能炸谁的,必须创造出机会才行。
似是看出罗丰的疑惑,乱世尊者道:“智斗本就是斗争的另一种形式,武者岂可无谋,有勇无谋者不过是莽夫,本座轻蔑心机,却重智谋韬略。”
罗丰想想也便释然,能创立巫教,和太上、归墟分庭抗礼的人物,又岂会单独重视武力,侠客散修可以只崇尚武力,可作为一方领袖,若不懂得智慧谋略,早被人算计死了。
不过,态度上的差别依然可看出乱世尊者的喜好倾向,评价罗丰时他虽给得公允,可当评价岳鼎的时候,他就露出满意的表情道:“不羁的豪侠,我辈欣羡。”
乱世尊者倏然双手并拢,捏了一个手印,其中没有蕴藏大道之力,也没有真元推动,就见四方气流围绕他身躯成涡旋增压,引动先前尚未消散的冰火潮流,旋卷如锯,仿佛一位从天而降的天神以开天辟地之势重重劈向岳鼎。
这一劈变化出了一道数百丈长的巨大刀气,带着冰火激荡的滔天光波,排风破浪滚滚冲击而去,在轰然巨响把下方大地强行劈出一道深沟,碎石飞琼,声威滔天。
岳鼎连忙结印抵挡,宝瓶印、无量印、金刚印、真空印、须弥印、摩诃印……一道道法印在他手中变幻,衍化不同的劲道轰击迎面斩来的刀气,同时身形往后急退。
但那刀气丝毫不为所动,任由法印轰击,自身力量没有消散半分,明明蕴藏的元气远不如岳鼎的一道掌印,偏偏无坚可摧,而且硬生生压着岳鼎,斜向下落去,沉入大海之中。
只见两道激浪飞溅,碎玉飞琼,巨浪滔天,随着阵阵罡风向两边汹涌而去,岳鼎坠入海底后仍在不停对抗着刀气,回荡的劲力搅得大海天翻地覆,巨浪滔天。
忽闻一声闷响,海面升起数十丈高的水墙,呼呼轰轰的海啸之声令人耳膜发麻,一刀之威终于消去,浑身湿漉漉的岳鼎从海底中飞出,面露疲色,对付这一刀,竟比对付法相境的天魔更加吃力,但他双目炯炯有神,精神抖擞,显然大有收获。
乱世尊者问道:“这一刀的奥妙懂了多少?”
岳鼎如实道:“明了三分。”
“已是难能可贵。”乱世尊者嘉许道。
第0785章 得鱼而忘荃
乱世尊者的馈赠可说是因材施教,每个人都得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宝藏”,如秋璃的修为已经超越肉身境的层次,和当初从地皇陵中归来,尚未吸收龙脉地气的罗丰相比犹胜半分,黄泉得了最趁手的兵器,法宝中刀剑类的较多,暗器飞针类的也不在少数,可枪类法宝却是少之又少,出了名的罕见,一柄能够成长的天蚩魔枪对黄泉的意义不言而喻,七曜灭道古巫大炮落在罗丰手里,相当于多了一张能够决定战局胜负的底牌。
岳鼎的收获亦是匪浅,在其他人眼中,或许他是被动挨了一刀,但他却从中窥见了武道的奥秘,并向法相境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只见他五心朝天,盘膝而坐,精神内敛,悬浮半空,在久绵长的一呼一吸间,整个人就像坐在潮起潮落的海水上一般,轻微地起伏晃动着,海波涟漪般的柔劲荡漾着全身各个部位。
虽然岳鼎以一种诡异的状态悬浮凌空,却出乎意料地显示出一种和谐温润之感,完美融入了周围环境之中。
做到这一点倒是并不叫人惊奇,毕竟绝大多数的天品元丹境修士都能做到,只需把自身的精、气、神三元全部聚敛到一处,化为一点圆球,便能令外人不可觉察,不可琢磨,这也是常人所言的金丹之意,将元气内敛成球,锋芒磨练成圆,行止坐卧处处见圆,处处有圆。
然而岳鼎身体的外围轮廓若隐若现,笼罩着一个如真如幻的巨大人形虚影,正与他同步吐纳运气,内外交感,空气因巨大的呼吸而产生潮起潮落般的微妙密度变化,导致下方的海面出现一波一波的涟漪,向四方扩散,而这个巨大人形虚影虽然若有若无,但散发的压迫感却是浩大无边,不可揣测。
隐隐可以看出,巨人虚影也在呼吸吐纳,每一次都会激起一阵不小的狂澜气浪排空,犹如巨鲸吞吐,其体形也在不断的扩涨,从初时的一丈到后来的十丈。
岳鼎一直盘坐于巨人丹田位置,一呼一吸正好与巨人虚影同步,海量真元在他体内循环后溢出体外,围绕着他身体形成充斥巨人丹田的气海,然后又循着构建的经脉路线,纳入了另外一个更大的筋脉循环。
便是罗丰也已看出,这分明是岳鼎的天地法相的雏形,尽管离真正的天地法相还相差很远,可终究是让他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不至于南辕北辙,剩下的修行便是根基的积累,直至最后的水到渠成。
过程中,乱世尊者的目光移向禅渡宗的无苦禅师和无乐慧师,这一回,他就没了好脸色:“半吊子的出家人,心有挂碍,难见如来。”
倏然他的语气加重,如暮鼓晨钟扣响心窗,冷言喝道:“除非回去将佛经烧掉,毁去三宝,否则这辈子都无望大道!”
除此以外,并未赐下法宝或功法,这待遇便和太上教的弟子相同,倒不是出于偏见,纯粹是门风的关系,相比太上教和禅渡宗,六道宗的行事风格更合红世双巫的口味。
无乐慧师闻言,忍不住心生不满,没赠宝也就罢了,她又不稀罕这些,可对方居然还冷言冷语,质疑她的禅心,当真是倚老卖老,奈何碍于乱世尊者的身份和修为,她不敢宣之于口,只以沉默相对。
然而当无乐慧师转头看去,就见无苦禅师眉头紧缩,面色严峻,额头冷汗淋漓,似有心神挣扎之念。
须臾后,无苦才如释重负,双手合十道:“前辈说的极是,贫僧回去后便将三宝毁去。”
无乐慧师惊愕道:“师兄你疯了么?毁三宝可是重罪,轻则逐出禅门,重则废去根基,这可不是能够说笑的儿戏,便是俗家弟子犯了一样重罚。”
若非自己也是闻者之一,她甚至要怀疑乱世尊者以精神控制之法混杂在先前的话语中,搅动了无苦的心魔,令其堕落邪道。
当然,她也觉得这种怀疑根本站不住脚,乱世尊者没有这么做的理由,若说是憎恶僧人,可岳鼎算起来也是佛门弟子,没道理单独偏袒他一人。
无苦禅师道:“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享乐,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哈哈,佛经既然无用,不如就此焚去。”
他法号“无苦”,却是整天愁眉苦脸,就像被人欠了三辈子的钱却怎么也讨不回来一样,满脸的苦相,便是旁人见了都觉得苦涩。
可如今他却哈哈大笑,眉宇间再也不见痛苦烦恼,唯留喜悦,整个人容光焕发,相貌亦年轻了许多,不再是老僧模样,更像是一名少年意气的沙弥,真正合了“无苦”二字。
然而无苦欢喜的表情和他说的话配在一起,却有几分自暴自弃的味道,而乱世尊者亦稍稍露出认可态度:“看来并非无药可救。”
无乐慧师闻言更觉担忧,忙祭出解脱牟尼珠,催发宝光罩住无苦,喝道:“无苦师兄,谨守禅心,莫受蛊惑!”
“师妹勿忧,贫僧初心未改,只是想通了从前一直困扰的难题。昔年我见苍生悲苦,于红尘浊世打滚,挣扎不得解脱,欲解救恨自身无力,便拜入空门,愿向佛祖学法,习普渡众生之法。如今方才醒悟,这佛经终究是死的,根本渡不了人。
昔年如来佛祖执无法之相,欲破众生痴顽,但辛苦一生,终归人灭于娑罗双树之间。其后万载以降,众生痴者仍痴,顽者仍顽,战无休止,祸乱丛生。以如来之摩诃般若,无量慈悲,也难化解世间的戾气凶心,无法渡尽苍生,何况他所传授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