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鲁花赤是蒙古军中的监军官,由蒙古或色目贵族担任,专门负责监督非蒙古军的万户府、千户所。

    琅琊山下的这个千户所驻扎有五百多名兵卒,大部分都是蒙人,其他还有一少部分是汉人、唐兀人和奈曼人。

    千户所统兵千户见到喇嘛们拿着大喇嘛达尔玛扎布的亲笔书信前来求助,他深知喇嘛的权势,哪敢怠慢,毫不犹豫的派了一个百户带领百名士卒跟随着喇嘛们前往钟离缉拿镇压殴打喇嘛的乱民。

    还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已经把乱民的帽子给殴打喇嘛的汉人扣上了,由此可知汉人在蒙人眼中的地位比之猪狗恐怕也是不如。

    此时,在破庙前的场院上,朱元璋双手握着一把柴刀,猛地发出一声喝喊,手起刀落,拴在木桩上那头黄牛斗大的牛头应声而落,庞大的黄牛轰隆一声倒地。

    朱元璋丢下柴刀,冲着面前正在欢呼的兄弟们大声喊道:“兄弟们,剥牛,吃肉。”

    杀了地主的黄牛,朱元璋绝去了自己的后路,显示出孤注一掷的决心。

    这时,庙门打开,唐豆费力的拖着半扇肥猪从破庙里走出来,正好见到朱元璋杀牛这一幕,忍不住苦笑着摇了一下头。

    丫的,早知道你小子杀牛,哥又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搬来半扇猪肉。

    见到唐豆出来,朱元璋急忙快步迎了过来,汤和、常遇春紧随其后。

    汤和和常遇春现在已经从朱元璋口中得知唐豆乃是“上界仙人”,此时再见到唐豆从原本一无所有的破庙中拖出来半扇肥猪,更是深信不疑,望向唐豆的目光也变得恭敬小心。

    唐豆笑着将半扇猪肉扔在地上,冲着快步走过来的朱元璋笑道:“你小子手倒快,咱先说好了,那地主要是找你赔牛我可不掏钱。”

    朱元璋哈哈大笑,吩咐人将唐豆带来的半扇肥猪抬下去跟牛肉一起煮熟给大家分食,把编制护粮队的事情跟唐豆说了一下。

    唐豆笑着摆了摆手:“那是你的事,不用跟我说,我还带来一些丹药,咱们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把瘟疫控制住。”

    四个人就在庙门前的台阶上席地而坐,汤和走过的地方较多,对濠州附近比较熟悉,此时他手持一根树枝在地上勾勒出一个大概的地图,为唐豆讲解濠州瘟疫流行的大概趋势。

    伤寒瘟疫并不可怕,只是在蒙元统治下的汉人缺医少药,生存条件又极其艰苦,有些人家甚至连一口热水也舍不得烧,再加上蚊虫鼠害的传播,因此才会受到瘟疫肆虐而不可控制,如果有效控制,再加上药物治疗的话,灭绝伤寒传播并非一件难事。

    控制瘟疫的传播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唐豆既然已经参与到这个年代的事件中来,就不想半途而废,所以才会这样不遗余力的帮助朱元璋先把瘟疫的事情控制住。

    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唐豆估计了一下受到瘟疫感染的大概人数,知道自己所带来的这些正露丸还远远不够,跟朱元璋三人说了一下,噔的一下又穿越了回去。

    正露丸不是什么处方药,在药店里购买很方便,可是像唐豆这样扫货也已经把临近几个药店的存货全都一扫而空了。

    而唐豆又不能大张旗鼓的满世界购买正露丸,那不合常理,现在他只能求助于华佗。

    华佗对于伤寒也有颇深的研究,他与与他同时期的张仲景曾就伤寒医治共同探讨过,张仲景更是借鉴了华佗的一些学说著作了著名的《伤寒论》,致使后人谈起伤寒时只知张仲景而不知华佗,实则不然,华佗在治疗伤寒上的成就丝毫不亚于张仲景,更有大小承气汤、大小柴胡汤等秘方专治伤寒,只是华佗的医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传承下来,后人不知罢了。

    只是华佗听唐豆说要大批配置治疗伤寒的药剂,以为是某地又爆发了伤寒,一边配药一边缠着唐豆询问了半天,还要带领门下弟子前往疫区救治。

    唐豆感慨华佗医者父母心,可惜又无法解释是距华佗一千多年后的元末爆发了疫情,只得胡诌了一通,说了一个华佗鞭长莫及的地方搪塞了过去。

    且不说唐豆到华佗这里求医问药,朱元璋三人刚刚送走了唐豆,正闻着十几口大瓮中散发出来的肉香商量如何巩固和扩大势力,这时朱元璋安排在镇外负责眺望的哨探一脸紧张的狂奔而至:

    “头领,大事不好了,官兵和喇嘛从琅琊山方向杀来了。”

    朱元璋一脸压抑不住的兴奋,噌的从地上跳了起来,喝道:“来得好,他们来了多少人?”

    “黑压压一大队,恐怕得有一二百人。”

    汤和和常遇春也是一脸兴奋的从地上跳了起来,摩拳擦掌的望向了朱元璋:“大哥,这是咱们的第一战,怎么打,你吩咐吧。”

    朱元璋哈哈大笑:“关门打狗,打完吃肉。兄弟们,抄家伙。”

    第343章 想死都死不了

    唐豆有心想要看看自己不在朱元璋身边的时候,朱元璋会做些什么事情,他从华佗那儿求医之后,故意延迟了两个时辰穿越回朱元璋所在的空间,已经是黄昏时分。

    唐豆刚从穿越的短暂眩晕中恢复过来,就听到破庙之外传来纷乱的喧嚣声。

    唐豆心中一惊,急忙放下手中的药材,从袖中拿出手弩快步走向庙门,透过门缝向外望去。

    一眼望去,唐豆有些愣怔。

    场院上燃起了几堆篝火,每堆篝火上都烘烤着牛羊一类的牲畜,肉香弥漫整个场院,那些原本满脸菜色的饥民此刻竟然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火光映在脸上竟然多出了几分血色,看他们愉悦的表情,很显然他们正在欢庆。

    唐豆看到朱元璋正坐在最临近庙门的一堆篝火旁与身旁的汤和、常遇春等人欢快的畅谈,而让唐豆有些意外的是,朱元璋、汤和、常遇春三个人身上都穿了一身整齐的盔甲,常遇春怀里还抱着一根虎头錾金枪,正在爱不释手的擦拭着。

    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呀,这才两个时辰没见,这帮小子们竟然鸟枪换炮了。

    唐豆释然,收起手弩,拉开庙门走了出去。

    把守庙门的两个护粮队员见到庙门从内打开,看清走出来的人是唐豆时,忍不住兴奋的冲着正在欢笑的朱元璋大声喊了起来:“朱大哥,唐大哥睡醒了。”

    擦,睡醒了,啥意思?

    朱元璋闻声扭头看到唐豆,兴奋的从地上跳起来快步迎向唐豆,人还未到近前已经哈哈大笑了起来:“大哥,你终于睡醒了,向你报告一个好消息,你进破庙不久,那些喇嘛们带着一百名官兵杀了过来,被我们打了一个漂亮的埋伏仗,全歼来敌,一个都没跑掉。”

    “我去”,唐豆忍不住爆出了粗口,两个时辰不见,这小子竟然搞出这么大的事儿来。

    唐豆也没有心思询问自己睡醒了是啥意思了,他估计那也是朱元璋使出的障眼法,蒙蔽其他人的。

    唐豆拉住朱元璋,低声问道:“你是说你们杀了官兵?”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冲着唐豆低声说道:“如果不见血,咱们的护粮队永远是一盘散沙,现在杀了喇嘛和蒙古人,大家都没有了退路。我们不光杀了喇嘛和官兵,还趁势把钟离和临近几个村子的蒙古地主也给灭了,把地主囤积的粮食布匹财物都分给了老百姓。老百姓现在士气正旺,很多人都要参加咱们的护粮队。大哥,你猜咱们的队伍现在有多少人了?”

    唐豆眉梢挑了一下,伸手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你天生就是个做大事的人。”

    朱元璋哈哈大笑了起来:“大哥,我已经被你夸的有些飘飘然了。大哥,现在附近几个村子的汉人都来投奔咱们,咱们的队伍已经有八百多人了。”

    唐豆笑着纠正道:“兄弟,那些百姓是来投奔你的,跟我可没有什么关系。你能这么快就拥有这么大一支队伍,实在是有些出乎我的预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