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把自己惊出一身冷汗,但是他也知道,此时一个莫大的机会已经摆在了他的眼前,只要他能紧紧攀上国师这棵大树,那就意味着他将一扫潦倒,未来的日子也会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所以李白从望京楼出来之后,马上巴巴的赶到了国师府,期待着国师等一会儿跟高力士会面之后自己还能见上国师一面,如果国师愿意提携他一把,得道成仙他不敢奢望,但是享尽这人间的荣华富贵还是指日可期的事情。
不过李白没有想到的是,他到了这里不久,高力士和皇上就飞快赶到,却没有见到国师与他们同行,李白猜测国师恐怕已经施展无上仙法飞回国师府中来了,不然皇上怎么会连夜赶到这里。
李白胆子再大,也不敢贸然拦住圣驾,不过他在国师府外更是不舍得就此离开了。
看到没有,就连当今皇上也要亲临国师府来面见国师,除了上界仙人以外,还有谁有这么大的面子?
由于李白在心中已经将唐豆当成了仙人,因此也影响到了他以后的诗歌创作,在他后半生所创作的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明月的诗歌,其实,他是将唐豆当做是明月中的仙人,借月咏仙,留下了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借着诗句描述仙人的高不可攀,同时也透露出自己曾与神仙有缘的意思。
如果细数李白一生创作的诗词,你会发现他后半生咏月的诗词竟然比他缅怀情思,纪念父母妻儿的诗词还要多出数倍,不过却没有人知道这个变化竟然是因为唐豆而发生的改变,包括唐豆自己都不清楚,如果他要是知道李白诗词风格变化竟然是因为他而发,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嘚瑟得晚上睡不着觉。
暂且不说李白如何在府外焦躁不安的等待能够重新见到唐豆的机会,在国师府中也正等得心焦的当今皇上李隆基终于盼到了飞奔而来的高力士,他竟然慌得急忙站起迎接:“力士,国师可是要见我了么?”
高力士竟然也忘了礼数,他飞奔到李隆基面前,并未下跪,只是屈身冲着李隆基说道:“圣上,国师终于肯召见圣上了,请圣上随老奴来,莫要让国师等得焦急。”
李隆基如释重负一般的长长松了一口气,伸手在高力士肩头拍了拍,夸赞道:“干得不错,回头朕会重重的嘉奖你。”
李隆基没想到自己要嘉奖高力士,却把高力士吓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叩头说道:“老奴恳请圣上收回玉言,老奴本想等皇上见过国师之后,再向圣上辞去老奴身上所任骠骑大将军和进开府仪同三司之职,如今圣上既开金口,还请圣上恩准老奴辞去身上官职。”
“这是为何?”李隆基望着高力士奇怪的问道,说句白话,干得好好的,辞职干嘛?
高力士哭丧着脸冲着李隆基说道:“圣上,刚才国师已经怪罪老奴宦官当权,老奴岂敢违抗天意,老奴以后只敢尽心伺候皇上娘娘,不敢再干涉朝政。”
李隆基微微皱了皱眉,低声问道:“国师还说了什么?”
高力士起身扶着李隆基说道:“圣上,咱们边走边说,莫要让国师等急了。国师刚才吩咐老奴有请圣上的时候,他还提到了一个人名。此人叫做杨玉环,此人是男是女老奴尚不得知,从名字上来看,此人极有可能是个女人。不过国师说此人年龄尚小,老奴分析……”
李隆基喃喃了一句“杨玉环”这个名字,脑子中并没有任何印象。
高力士扶着李隆基走到禁地门前,李隆基站住脚步,伸手整肃了一下身上的衣着腰带,转头望着高力士低声吩咐道:“等面见过国师之后,你马上安排人将这个杨玉环给我找出来,我要知道国师为何要提起此人。”
高力士急忙领命:“圣上放心,明天老奴就安排人去调查此事。”
李隆基嗯了一声,正要抬脚进入禁地,突然又想起一人,他停住脚步望着高力士说道:“还有那个今天跟国师在一起用膳的李白,你也要把此人调查清楚。”
高力士急忙低声回道:“老奴已经安排人去查了,此人就在长安,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
李隆基伸手拍了拍高力士的肩膀,低声笑道:“有你在朕身边,朕可以少用不少心思,朕一定会重重的赏赐你。”
李隆基刚说完,高力士吓得差点又趴在地上,他苦着脸冲着李隆基呼唤道:“圣上……”
李隆基突然想起高力士刚才辞官的事情来,忍不住笑了出来:“是朕忘了,朕以后不赏你做官,朕赏你荣华富贵。”
“谢圣上”,高力士急忙叩头谢恩。
高力士并非权力欲望那么强烈的人,但是荣华富贵却是每个人都求之不得的事情,他自然也不会拒绝。
第750章 你是喝啤酒还是喝可乐?
李隆基在高力士的引领下走到禁地居中的大殿门前,李隆基在台阶下站住脚步,示意高力士进内通报,以示对唐豆这位国师的尊重。
高力士急忙小心走到大殿门前,冲着大殿内低声说道:“启禀国师,当今圣上已经来了。”
正坐在沙发上整理老爸老妈遗留物品的唐豆闻声之下急忙站起来快步走到门前,殿门没关,他一眼就看到了门外台阶下站立着的李隆基,急忙呵呵笑着快步迎了出去:“皇上你好,我是唐豆,很高兴见到你。”
看到唐豆,李隆基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唐豆竟然这么年轻,在他印象中,神仙都应该是那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样子才对,而此刻面前的唐豆,乍眼看过去就跟市井上那些寻常的富家公子没有任何区别。
这个人竟然就是国师?他该不会是和高力士串通好了骗我的吧?
李隆基诧异的看了紧跟在唐豆身后的高力士一眼,高力士正在焦急的向他使着眼色。
这倒是高力士疏忽了,没有提前向李隆基说一下唐豆这位国师的相貌,除了他这个在几十年前见过唐豆的人之外,这世上恐怕不会有人将面前的唐豆跟国师联想到一起。
如果狄仁杰还活着就好了,狄仁杰也曾是跟国师有过交往的人,可惜狄大人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过世了,不过原先国师府中那些宫女太监中倒是还有几个现在还活着,只是一时之间却无法找出来向皇上证实。
看到高力士的眼色,李隆基还是不敢相信面前的唐豆就是国师,他诧异的望回唐豆,咧着嘴小心问道:“这位仙人,你真的是国师?”
唐豆哈哈笑着拉过李隆基的手握着:“皇上,我这个国师是当年武则天册封的,如今武则天已经归天,朝代也改换了,自然做不得数,皇上直接叫我唐豆就行,至于国师的称呼就免了吧。”
听到唐豆直呼武则天的名讳,还说出这样一番话,李隆基打消了大多疑惑。
就算武周王朝已经成为过去,可是如今也无人敢直呼武则天的名讳。
李隆基犹豫了一下,纳头下跪:“下界草民李隆基拜见上仙。”
唐豆急忙伸手搀住李隆基不让他跪下去,他呵呵笑着冲着李隆基说道:“皇上,你怎么说也是一国之君,我可受不起你这一拜。”
唐豆不受他这一拜,李隆基心中的疑惑又少了一些,更是坚持要拜。
开玩笑,自己是皇帝咋了?皇帝不过也是一介凡人,你可是从上界下凡来的神仙,举手投足间就可以毁天灭地,虽然你看起来只有二十来岁的样子,可是谁知道你是活了几千年几万年的老神仙了,你自然受得起我这一拜,万一你要是开心了,赏赐给我一颗长生不老仙丹啥的,我岂不是也可以沾染上一点仙气?
看到李隆基执意要拜,唐豆黑下脸来说道:“皇上,你如果执意要拜的话,可不要怪我马上离开此界。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你勉强还算是一位好皇帝的话,恐怕我今天也不会见你。”
李隆基惊出一头冷汗,再也不敢拜下去,可是他站在那儿却是万分局促,刚才唐豆说了,他只能勉强算是一位好皇帝,如今是开元十九年,李隆基自问自己登基十九年来一直是兢兢业业,励精图强,如今大唐百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是大唐建立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如果自己只能勉强算是一位好皇帝的话,那么以前的列祖列宗岂不是全都成了无道昏君?
李隆基不敢问,他哪知道唐豆说他勉强算是一个好皇帝,指的是他后半生做的那些荒唐事。他先是绞尽脑汁把自己的儿媳妇纳入宫中成为贵妃,后又是宠信奸臣,终是导致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
那可是盛世八年呀,安史之乱带给大唐的破坏都快要赶上日本鬼子那八年了,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是内忧,一个是外乱,性质不同,但是对老百姓来说结果都是差不多的。
看到李隆基困扰,唐豆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胳膊:“你不用困扰,到现在为止你做得还很好,我说的是你以后的二十五年做得不够好,来吧,进来咱们聊聊,也许会对你以后的执政有些帮助。”
咕咚,李隆基咽了一口口水。
所以李白从望京楼出来之后,马上巴巴的赶到了国师府,期待着国师等一会儿跟高力士会面之后自己还能见上国师一面,如果国师愿意提携他一把,得道成仙他不敢奢望,但是享尽这人间的荣华富贵还是指日可期的事情。
不过李白没有想到的是,他到了这里不久,高力士和皇上就飞快赶到,却没有见到国师与他们同行,李白猜测国师恐怕已经施展无上仙法飞回国师府中来了,不然皇上怎么会连夜赶到这里。
李白胆子再大,也不敢贸然拦住圣驾,不过他在国师府外更是不舍得就此离开了。
看到没有,就连当今皇上也要亲临国师府来面见国师,除了上界仙人以外,还有谁有这么大的面子?
由于李白在心中已经将唐豆当成了仙人,因此也影响到了他以后的诗歌创作,在他后半生所创作的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明月的诗歌,其实,他是将唐豆当做是明月中的仙人,借月咏仙,留下了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借着诗句描述仙人的高不可攀,同时也透露出自己曾与神仙有缘的意思。
如果细数李白一生创作的诗词,你会发现他后半生咏月的诗词竟然比他缅怀情思,纪念父母妻儿的诗词还要多出数倍,不过却没有人知道这个变化竟然是因为唐豆而发生的改变,包括唐豆自己都不清楚,如果他要是知道李白诗词风格变化竟然是因为他而发,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嘚瑟得晚上睡不着觉。
暂且不说李白如何在府外焦躁不安的等待能够重新见到唐豆的机会,在国师府中也正等得心焦的当今皇上李隆基终于盼到了飞奔而来的高力士,他竟然慌得急忙站起迎接:“力士,国师可是要见我了么?”
高力士竟然也忘了礼数,他飞奔到李隆基面前,并未下跪,只是屈身冲着李隆基说道:“圣上,国师终于肯召见圣上了,请圣上随老奴来,莫要让国师等得焦急。”
李隆基如释重负一般的长长松了一口气,伸手在高力士肩头拍了拍,夸赞道:“干得不错,回头朕会重重的嘉奖你。”
李隆基没想到自己要嘉奖高力士,却把高力士吓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叩头说道:“老奴恳请圣上收回玉言,老奴本想等皇上见过国师之后,再向圣上辞去老奴身上所任骠骑大将军和进开府仪同三司之职,如今圣上既开金口,还请圣上恩准老奴辞去身上官职。”
“这是为何?”李隆基望着高力士奇怪的问道,说句白话,干得好好的,辞职干嘛?
高力士哭丧着脸冲着李隆基说道:“圣上,刚才国师已经怪罪老奴宦官当权,老奴岂敢违抗天意,老奴以后只敢尽心伺候皇上娘娘,不敢再干涉朝政。”
李隆基微微皱了皱眉,低声问道:“国师还说了什么?”
高力士起身扶着李隆基说道:“圣上,咱们边走边说,莫要让国师等急了。国师刚才吩咐老奴有请圣上的时候,他还提到了一个人名。此人叫做杨玉环,此人是男是女老奴尚不得知,从名字上来看,此人极有可能是个女人。不过国师说此人年龄尚小,老奴分析……”
李隆基喃喃了一句“杨玉环”这个名字,脑子中并没有任何印象。
高力士扶着李隆基走到禁地门前,李隆基站住脚步,伸手整肃了一下身上的衣着腰带,转头望着高力士低声吩咐道:“等面见过国师之后,你马上安排人将这个杨玉环给我找出来,我要知道国师为何要提起此人。”
高力士急忙领命:“圣上放心,明天老奴就安排人去调查此事。”
李隆基嗯了一声,正要抬脚进入禁地,突然又想起一人,他停住脚步望着高力士说道:“还有那个今天跟国师在一起用膳的李白,你也要把此人调查清楚。”
高力士急忙低声回道:“老奴已经安排人去查了,此人就在长安,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
李隆基伸手拍了拍高力士的肩膀,低声笑道:“有你在朕身边,朕可以少用不少心思,朕一定会重重的赏赐你。”
李隆基刚说完,高力士吓得差点又趴在地上,他苦着脸冲着李隆基呼唤道:“圣上……”
李隆基突然想起高力士刚才辞官的事情来,忍不住笑了出来:“是朕忘了,朕以后不赏你做官,朕赏你荣华富贵。”
“谢圣上”,高力士急忙叩头谢恩。
高力士并非权力欲望那么强烈的人,但是荣华富贵却是每个人都求之不得的事情,他自然也不会拒绝。
第750章 你是喝啤酒还是喝可乐?
李隆基在高力士的引领下走到禁地居中的大殿门前,李隆基在台阶下站住脚步,示意高力士进内通报,以示对唐豆这位国师的尊重。
高力士急忙小心走到大殿门前,冲着大殿内低声说道:“启禀国师,当今圣上已经来了。”
正坐在沙发上整理老爸老妈遗留物品的唐豆闻声之下急忙站起来快步走到门前,殿门没关,他一眼就看到了门外台阶下站立着的李隆基,急忙呵呵笑着快步迎了出去:“皇上你好,我是唐豆,很高兴见到你。”
看到唐豆,李隆基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唐豆竟然这么年轻,在他印象中,神仙都应该是那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样子才对,而此刻面前的唐豆,乍眼看过去就跟市井上那些寻常的富家公子没有任何区别。
这个人竟然就是国师?他该不会是和高力士串通好了骗我的吧?
李隆基诧异的看了紧跟在唐豆身后的高力士一眼,高力士正在焦急的向他使着眼色。
这倒是高力士疏忽了,没有提前向李隆基说一下唐豆这位国师的相貌,除了他这个在几十年前见过唐豆的人之外,这世上恐怕不会有人将面前的唐豆跟国师联想到一起。
如果狄仁杰还活着就好了,狄仁杰也曾是跟国师有过交往的人,可惜狄大人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过世了,不过原先国师府中那些宫女太监中倒是还有几个现在还活着,只是一时之间却无法找出来向皇上证实。
看到高力士的眼色,李隆基还是不敢相信面前的唐豆就是国师,他诧异的望回唐豆,咧着嘴小心问道:“这位仙人,你真的是国师?”
唐豆哈哈笑着拉过李隆基的手握着:“皇上,我这个国师是当年武则天册封的,如今武则天已经归天,朝代也改换了,自然做不得数,皇上直接叫我唐豆就行,至于国师的称呼就免了吧。”
听到唐豆直呼武则天的名讳,还说出这样一番话,李隆基打消了大多疑惑。
就算武周王朝已经成为过去,可是如今也无人敢直呼武则天的名讳。
李隆基犹豫了一下,纳头下跪:“下界草民李隆基拜见上仙。”
唐豆急忙伸手搀住李隆基不让他跪下去,他呵呵笑着冲着李隆基说道:“皇上,你怎么说也是一国之君,我可受不起你这一拜。”
唐豆不受他这一拜,李隆基心中的疑惑又少了一些,更是坚持要拜。
开玩笑,自己是皇帝咋了?皇帝不过也是一介凡人,你可是从上界下凡来的神仙,举手投足间就可以毁天灭地,虽然你看起来只有二十来岁的样子,可是谁知道你是活了几千年几万年的老神仙了,你自然受得起我这一拜,万一你要是开心了,赏赐给我一颗长生不老仙丹啥的,我岂不是也可以沾染上一点仙气?
看到李隆基执意要拜,唐豆黑下脸来说道:“皇上,你如果执意要拜的话,可不要怪我马上离开此界。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你勉强还算是一位好皇帝的话,恐怕我今天也不会见你。”
李隆基惊出一头冷汗,再也不敢拜下去,可是他站在那儿却是万分局促,刚才唐豆说了,他只能勉强算是一位好皇帝,如今是开元十九年,李隆基自问自己登基十九年来一直是兢兢业业,励精图强,如今大唐百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是大唐建立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如果自己只能勉强算是一位好皇帝的话,那么以前的列祖列宗岂不是全都成了无道昏君?
李隆基不敢问,他哪知道唐豆说他勉强算是一个好皇帝,指的是他后半生做的那些荒唐事。他先是绞尽脑汁把自己的儿媳妇纳入宫中成为贵妃,后又是宠信奸臣,终是导致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
那可是盛世八年呀,安史之乱带给大唐的破坏都快要赶上日本鬼子那八年了,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是内忧,一个是外乱,性质不同,但是对老百姓来说结果都是差不多的。
看到李隆基困扰,唐豆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胳膊:“你不用困扰,到现在为止你做得还很好,我说的是你以后的二十五年做得不够好,来吧,进来咱们聊聊,也许会对你以后的执政有些帮助。”
咕咚,李隆基咽了一口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