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胡令》不仅仅是唐豆对胡人发起的征讨檄文,更是汉人全民族对胡人发起的一纸征讨檄文。

    望着摆放在案牍上传抄而来的《杀胡令》,桓温焦躁的在书房中踱来踱去。

    谢奕站在一旁望着桓温焦急地说道:“大人,下官已经收到了上千份请战书,军中将领十之六七都声言要渡江攘助唐王与胡人决一死战,就连一些文官也向下官请战。大人,你快点拿个主意,如果再无决断,襄阳就乱了。”

    “这个唐王到底是从哪儿蹦出来的?自从他出现之后,整个襄阳就变得鸡犬不宁。”桓温暴躁的冲着谢奕吼了起来,他焉能不知如今襄阳城中已经是沸沸扬扬,就连那些百姓都在谈论唐王,谈论唐王的《杀胡令》。

    这时,书房门推开,南康公主司马兴男拿着一张手抄的黄绫从书房外走了进来。

    看到司马兴男手中的黄绫,桓温头疼的望着司马兴男问道:“你也看到唐王的《杀胡令》了?”

    司马兴男将手中的黄绫递向桓温,开口说道:“《杀胡令》我已经看过了,这是唐王写的一首诗,驸马,你看一下。”

    “诗?”桓温头疼的接过司马兴男手中的黄绫,心中暗骂唐豆又在搞什么鬼。

    黄绫打开,一股金戈铁马的凌然杀气扑面而来。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灭族耻,犹未雪。华夏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好诗”,一旁探头张望的谢奕忍不住开口大赞了起来。

    桓温不满的瞪了谢奕一眼,一道《杀胡令》檄文已经将整个襄阳搅得没有宁日了,如今再加上这一首《满江红》,这不亚于是往热油中泼了一瓢冷水,恐怕整个襄阳都要炸了。

    司马兴男望着脸色阴晴不定的桓温说道:“驸马,战吧。”

    桓温嘴角轻轻抽搐了几下。

    谢奕嘴角也轻轻抽搐了几下,望着司马兴男说道:“公主,我们现在势单力薄,军备粮草尚有不足……”

    司马兴男冷冷打断了谢奕的话:“敢问谢司马,江北的唐王兵力如何?粮草军备是否充足?”

    咯噔,谢奕被司马兴男一句话给噎了回去。

    第938章 王的唐朝

    唐豆带领着谢安司马瑶等人以江北大营为中心四处出击,短短数日,江北大营百里之内胡夷尽绝。

    又过数日,桓温、谢奕再次渡江而来,一同前来的还有战船二十艘,满载军需粮草。

    唐豆、谢安、司马瑶、佟冰婉率众出营迎接。

    桓温笑呵呵的冲着唐豆拱手笑道:“下官恭喜唐王,唐王请接旨。”

    “接旨?”唐豆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桓大人,请问是谁给我下的圣旨?”

    “当然是当今圣上。”桓温愣了一下,不悦地说道。

    唐豆此问已经就是大不敬之罪,按罪当诛。

    唐豆冲着桓温呵呵的笑了起来:“桓大人,如果是司马聃给我下的圣旨,大人不宣也罢,我既不食司马聃俸禄,也无需听他的调度。”

    咯噔,桓温傻在了当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现在唐豆竟然拒接圣旨,这可是大逆不道欲图谋反诛九族之罪呀。

    唐豆冲着桓温拱手笑道:“桓大人渡江而来就是在下的客人,如果桓大人不嫌弃的话,请入大营烹茶叙话。”

    谢安跨前一步,望着桓温拱手说道:“桓大人,我们唐王现在已经被众民推举为唐皇,国号唐,纪元平胡元年。在下不才,忝居左丞相、护国大将军之职。”

    桓温目瞪口呆,手中的圣旨吧嗒掉到地上。

    桓温身后的谢奕猛地将手中捧着的官服印绶抛在地上,一把揪住了谢安的脖领:“安石,这个玩笑可开不得,你们这可是谋反大罪,快跟我回家。”

    一旁的司马瑶呲笑道:“谢大人此言差矣,你说我们谋反,我问你,我们是谋谁的反?是谋的司马聃的江山?还是谋的胡狗占领我们的江山?”

    桓温伸手指着司马瑶颤声说道:“司马瑶,你可是大晋的郡主,怎么也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司马瑶望着桓温微微一笑说道:“我现在是大唐右丞相、卫国大将军。”

    “女人?参政?”桓温又懵了,他的陈规旧念再一次被颠覆。

    “女人怎么了?女人现在在江北跟胡狗作战,你们男人龟缩在江南在干什么?是吟诗作画?还是在饮酒狎妓?”司马瑶脸色不善的盯着桓温问道。

    桓温哑口无言,一旁的谢安还在跟谢奕撕扯,唐豆微微一笑,伸手冲着桓温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桓大人如果不忌讳的话,请到大营奉茶。”

    忌讳,我太忌讳了。

    我跟你进大营奉茶,那就是私通叛党,同样也是要杀头的罪名,就算我是当今驸马恐怕当今圣上也容不下我。

    看到桓温踌躇不前,唐豆了然的不再邀请,他呵呵一笑,冲着桓温说道:“桓大人既然不愿入营,在下也就有话直说了。在下有一事相求,还请桓大人答应。”

    桓温头皮发麻的望着唐豆说道:“唐王有话请讲。”

    桓温依旧跟唐豆称呼唐王,暗示他并不承认唐豆这位新晋的唐皇。

    唐豆微微一笑也不计较,望着桓温平和地说道:“桓大人,大唐与大晋同宗同祖,大家都是三皇五帝的后裔,我希望你我两国之间同仇敌忾,共同抗击胡狗。”

    这算是唐豆对桓温、对江南汉人发起的邀请了。

    桓温尴尬的笑了笑:“下官同样对胡狗恨之入骨,可是君命难违,如果圣上下令对胡人宣战,桓某必定身先士卒,率领儿郎们与胡狗浴血沙场。”

    唐豆一笑对着桓温点了点头:“我相信桓大人的爱国之情,我们大唐在江北作战,三面临敌,背托汉水。我不希望背后受到敌人的攻击,尤其是来自汉人兄弟的攻击,还请桓大人以及司马聃以大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