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搞经济的,对这个公司当然有所耳闻,知道是文物考古业内一个相当出名的专业设备公司,成立于五年前。

    陈有光一直很佩服这人的眼光——要什么样的眼力,才能在五年前就知道未来的动向,掐准时机成立这样一家公司?

    时代变化总是突如其来,只有最有眼光的那些人,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变成引领潮流的阶层。

    天工社团的学生们从货车上下来,搬下一个个箱子。

    广场上的学生们纷纷让开,好奇地看着他们的举动。陈有光想了想,主动迎上前去帮忙。在他的带领下,好几个人跟了上来。

    没一会儿,一群人就把东西放到了指定的位置。

    箱子全部都是木制的,有点沉,但不算太沉。陈有光掂了掂,对里面放着的东西隐约有了些猜测。

    现在,所有的箱子一个接一个地摆在了名人广场上,每隔三米一个,摆得非常整齐。

    这时,几个学生搬着桌子到了广场中央,把几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叠表格放在了桌子上。

    陈有光马上看出来了,那些表格,正是他们的入社申请表。站在桌后的那个人,是第一批加入天工社团的学生之一,名叫方劲松的一年级新生。

    方劲松镇定自若地站在广场中央,环视周围的学生,道:“今天是天工社团第二次入社考试,由我来主持测试,谢谢大家的踊跃参与。”

    他开门见山,直入正题,“感谢平天机械为我们提供了合适的设备。跟第一次入社考试一样,本次考试使用架空庭园游戏系统,在游戏里进行。与上次不同的是,本次考试采用单人模式,分为笔试与动手测试两部分,两项总分超过分数线的,即可加入天工社团,不限人数。”

    “本次入社申请人数一共256人,设备一共40套。现在我来向大家说明本次考试的具体规则……”

    说话间,已经有天工社团原本的学生上前,把设备从箱子里取了出来,摆放在外面。

    陈有光一边听着方劲松说话,一边忍不住用眼角余光去看。

    这一看,他顿时惊呆了。

    这不是……vr设备吗?

    40套vr设备用来入社考试?

    这也太财大气粗了吧!

    第四百八十八章 送分题

    陈有光戴着vr眼镜,看着面前飘浮的一行文字发呆。

    那是入社考试笔试中的一题。

    陈有光事前准备得足够充分,在之前的题目里很有些无往而不利的感觉,在这题面前却卡了壳。

    而事实上,这一题非常简单。

    它是一道选择题,题目只有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你喜欢文物修复吗?”

    下面的选项有三个:“非常喜欢”“一般喜欢”“没什么兴趣”。

    陈有光答题答得很快,他的目光扫过这里时,下意识地就准备选择第一项。但是,他的手指在按下去的前一刻,不知为什么却停住了。

    “我喜欢文物修复吗?”他问自己。

    答案始终都是:“没什么兴趣。”

    是的,他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什么。现在他想加入天工社团,也不代表他对文物修复有什么兴趣了……他只是看见了这个行业现在的热度,看见了热度之下的某些趋势,想要加入进去,对它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已。

    用膝盖想也知道,这绝对是很关键的一题。选择第一项,可以给他大大的加分,甚至有可能影响他能不能加入这个社团。

    但选到这里,他还是犹豫了。停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还是抬起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这一次入社考试,跟天工社团第一次内部考核的流程差不多,只是更浅显一点。

    笔试主要考的是常识,基本上都是文物修复和古代历史方面的。还有少量题目类似心理测试,着重考验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性格倾向。最后那道题,就是难住陈有光的那道了。

    实践测试就是彻头彻尾的架空庭园游戏大赛了。

    计算机专业专门给天工社团设计了单独的考试模块,配合平天机械开发出来的专用vr系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考试采用系统评分,分数直接汇总到了方劲松的电脑上,即时显示出了结果。

    方劲松看着屏幕,一个个把超过分数线的名字念了出来。

    他的声音清朗,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广场上,旁边所有学生全部屏住了呼吸,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

    陈有光写完那个答案之后,他对自己的成绩就有了一些预估,但不管怎么样,内心深处还是怀抱着一丝期盼的。

    突然间,他眼角余光看见一个人,转头看过去,发现苏进不知什么时候到了,正站在离方劲松不远的地方,没有打扰他们。

    这时,陈有光突然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陈有光!”

    他猛地回头,盯着方劲松看。对方正好看过来,对着他点了点头,再次低下头去看屏幕。

    陈有光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他的名字?难道他记错了,那题,自己并没有……

    他思绪有些混乱,几分钟后,方劲松念出了最后一个名字,宣布道,“本次申请入社考试的人数一共256人,通过人数65人,名字为刚刚念出的这些。”然后,他展开一个笑容,道,“这65位同学,以后就是我们天工社团的一员了。”

    他声音刚落,名人广场上的气氛就变成了两极。

    通过考试的人当然非常兴奋了,没通过的那些人个个都在唉声叹气。不过好在这只是一个学生社团,虽然很吸引人,但还不到真正决定一生命运的时候。他们郁闷了一会儿,就凑到一起,对起了答案。有一些对天工社团兴趣更大的学生,已经开始琢磨起下一次入社考试了。

    陈有光站在原地,有些兴奋,但更多的却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