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靠山一事,罗丰现在打算建立的门派,就是将来托庇妖族的修行门派,令它们不再成为无根之萍。
当一只妖不再吃人,又没有妖丹,还没有像样的法宝时,除非是冤家路窄,否则一般人也没兴趣去猎杀这样的妖族,根本得不偿失,简单的讲,就是风险大过利益,没有杀戮的价值。
反过来,妖族想要压倒人族,也是极难办到的事情,除去天赋外,数量也是一大关键。
“又是这群披鳞带角之辈……”
“不过是群扁毛畜牲……”
“真正想不通,罗浮仙尊为何允许它们来听道……”
山下的人群中,不时有人用仇恨凶恶的目光盯着东南方的妖族聚集地,双瞳灼灼,几乎要喷出火来,为此甚至听漏了罗丰讲道的言语,而且静坐的姿势也时不时的扭动着,注意力无法集中。
对此,罗丰也是任其自然,没有劝诫也没有明令禁止,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大浪淘沙的筛选过程,一个容易受情绪影响,连专注修行都做不到的人,无论天赋有多好,都很难在未来有所成就。
他并非要劝人放下仇恨,六道宗也从不讲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反而更偏向快意恩仇,可纵然是身怀血海深仇,也该明白,当下唯有专注修行,提升自己的实力,将来方有报仇的机会。
践行一切的基础是实力,唯有强者才能追求逍遥自在。
人与人的交往中必然存在冲突,有人快活了,必然有人不快活,有人觉得自由了,必然有人觉得不自由,而决定这些的关键便在于各自的实力。
强者快活,弱者不快活;强者自由,弱者不自由。
追求强大,渴望变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同样是六道宗的教义,所以才会有“活着的天才方是真的天才,死了的天才都是废物”的说法。
别以为一时分心没有关系,事后可以从其他人口中打听到内容,相同的话,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来,其效果是不同的 这并非指说话者的地位,而是指说话者的修为。
罗丰在讲道之时,暗运真元,催化心灵映射之术,将法力化入语言当中,不同集中力的人听到,会有不同的体会。
最差者便是那些分心之人,等到结束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听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语言,无法串联成章;寻常者听到的则是一篇高深莫测的口诀,玄奥归玄奥,事后仍需自行参悟;专心者听闻时会觉得字字珠玑,每一字每一句都印入他们的脑海中,无法忘却,并立即领悟内中的深意;最虔诚者在听到的同时,体内真气就已经顺着口诀运行,脑海中也会自行成象,演绎所讲述的内容,甚至他们会进入一种旁若无人的状态,整个世界只有当事者一个人,再无其他。
所谓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一样的师傅,一样的口诀,结果弟子的成就却各不相同,原因便在于此了。
那些上乘功法的秘籍也蕴藏相同的功效,通常只有真本才能将完整的道统传授于人,因为只有真本上才存留着创作者的真意,其余拓印来的复本,只是单纯枯燥的文字,后人很难从中领悟到创作者所要讲述的大道,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而且走出来的道路与创作者会有微妙的不同。
除此以外,每当罗丰说法之时,各种玄黄、黑白的光点就会在山林间飘舞,不同种类的灵树灵花都会齐齐生长开放,有白,有红,有黄,漫山遍野,飘溢着仙灵之气,又有清心宁神的天外之音,直如仙家洞天一般。
这些光点对人族、妖族无效,顶多是令人景气饱满,神清气爽,但落在那些尚未开启智蒙的飞禽走兽身上,却会被它们吸收,转而让它们渐渐生出慧光,加速向妖族的转化。
这数日来,有些本身就藏有灵气的兽类已经生出智蒙,如一头活了三十年的老虎,直接成长为虎妖,另外还有一些本身就适合修行的种族,同样比其他禽兽更快地觉醒慧光,如狐狸和白鹤等。
一个时辰后,讲道的言语戛然而止,诸人怅然若失,仿佛从美梦中被强行唤醒,颇为不舍,但他们知晓这是罗浮仙尊定下的规矩,一个时辰就是时辰,绝不会多出半刻,倒也没有强求。
在依依不舍地离开的人群中,有一中年目光望向大树的时候,面带愧疚之色,但当他转向东南方时,又狠狠握紧了拳头,目光中充满了无法割舍的仇恨。
就在罗丰打算入大树中央,新开辟出来的洞天福地时,天外忽现一股雄浑气息,往着此处疾驰而来。
“哦,钩蛇这么快就来了?不对,它的反应不该这么快,我开辟道场尚不到半个月,连点成效都没有显现,它如何能参悟到我真正的用意,而且这股气息非是妖族……原来是他!”
听道的人群妖群兽群尚未离去,一个个浮现回味的神色,似乎还徜徉在先前的时光中,但一道白芒遁空而至,现出身影的瞬间,便施展出一道庞大的禁制当空罩落,将所有的妖族圈在里面。
“凡妖尽杀,一个也休想走!”
来者正是陈士载,他满头鬓发,面容相比王都时苍老了许多,而身上也多了一种说不清的坚毅决心,好似要证道心的剑修一般,不撞南墙誓不回!
“在此传道者为谁?师于妖类,不识大义,有才无德,当诛!”
还未离去的人们瞧见陈士载的时候,不少人立即认了出来,这因这数年来,陈士载行走边疆和蛮荒,斩妖无数,毫不留情,只要是妖类,一概诛杀,为此虽然得罪了不少人,但也获得了更多人的崇敬,其名声早已传开。
第0891章 说服的方法
罗丰从新开辟的洞天福地中步出,和远道而来的陈士载对视了一眼。
陈士载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熟人,尽管只是一面之缘的熟人,但罗丰可是在王都一役中,独自肩负起牵制妖皇的重责,虽然之后这件事情没有宣扬出去,可亲眼见过的陈士载不可能忽视掉罗丰所立下的功劳,如果当时没有罗丰,只怕整场战役的结果会颠倒过来。
妖族最终若能取胜,陈士载的家人以及玄思派弟子就不会受到妖族迁怒式的屠杀,而且作为胁迫陈士载的认知,他们还会得到很好保护。
当然,陈士载免不了要成为“人奸”,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哪怕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撰写的,可陈士载的立场也算不上是胜利者,顶多算是失败者的叛徒,胜利者的附庸,而作为真正胜利者的妖皇,会如何评价陈士载,是否会给他一个忠臣的名号,对此陈士载也不甚看好。
被迫投降和主动投降,两者的待遇终究不同,他也曾经见过,那些叛军夺取皇位,坐上龙椅,统治天下后,毫不犹豫的将当初投降自己的前朝大臣定性为“贰臣”。
因为疯狂斩杀妖族的功绩,陈士载多少抵消了当初临阵背叛的罪业,加上他的族人和弟子皆被妖族杀戮,成为孤家寡人,不免叫人生出几分同情,所以如今的他在汤昌帝国民间的名声还算不错,差不多是一位悲情英雄。
瞧见罗丰后,陈士载犹豫了一下,可随后想起那一座座刻着熟悉名字的坟墓,以及当日自己所立下的誓言,于是又硬下心来,招呼道:“道友,数年不见,久违了。”
罗丰微微颔首,道:“确实,多年不见,阁下风采更胜往昔。”
若从外表看,陈士载要比过去苍老许多,仿佛历尽人间沧桑,近乎精疲力竭之态,连气息都弱小了许多,没有寻常炼虚大宗师带给人的压迫感。
可这只是表象,若以修为而言,陈士载实则更胜往昔,内蕴神意饱满,呈现勃勃向上的生机,是一种罕见的急速增长状态,过往的苦难并没有令他踌躇不前,僵立原地,反而在经过磨炼之后,根基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屠杀妖族,不分强弱老幼,陈士载的行为看似暴虐,近乎入魔,可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一种偏执的正义,积极的降妖除魔,甚至连人道意志也会对他的行为予以嘉奖。
佛门有发宏愿的说法,比如最有名的是地藏王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等宏愿虽然成为枷锁限制了自身,可一旦达成宏愿,得到的回馈也是极其丰厚。更进一步甚至可成为成圣法门,只不过这种手段看似轻松突破关隘,实际上若完成不了宏愿,就将止步不前,甚至境界倒退无论用什么法门都不能解脱,即使散功转世,这宏愿亦会跟随不消,收获越大,代价越大。
道门也有类似的手段,只是不像佛门那样执着,其风险更低,效果也相对更弱,不会出现直接跃升一个境界的情况,甚至少数都不会直接增长修为。
陈士载发誓杀尽天下妖族,这便是一种发宏愿、立道心,而在完成这个心愿的过程中,每斩杀一头妖族,他都会得到相应的好处,虽然不是直接增长修为,却能使得道心更为澄净,自身越加接近自己的本心,于是修为也会因此水涨船高。
罗丰教导妖族的做法,显然要与陈士载发生冲突,如果真让他传下教派,收下妖族弟子并予以庇佑,陈士载就不可能达成杀尽天下妖族的誓愿。
虽然达不成也不会有心魔爆发,境界停滞不前的危险,可显然是阻碍了陈士载前进的道路,尤其是在他尝到甜头的情况下,更加不可能收手。
当一只妖不再吃人,又没有妖丹,还没有像样的法宝时,除非是冤家路窄,否则一般人也没兴趣去猎杀这样的妖族,根本得不偿失,简单的讲,就是风险大过利益,没有杀戮的价值。
反过来,妖族想要压倒人族,也是极难办到的事情,除去天赋外,数量也是一大关键。
“又是这群披鳞带角之辈……”
“不过是群扁毛畜牲……”
“真正想不通,罗浮仙尊为何允许它们来听道……”
山下的人群中,不时有人用仇恨凶恶的目光盯着东南方的妖族聚集地,双瞳灼灼,几乎要喷出火来,为此甚至听漏了罗丰讲道的言语,而且静坐的姿势也时不时的扭动着,注意力无法集中。
对此,罗丰也是任其自然,没有劝诫也没有明令禁止,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大浪淘沙的筛选过程,一个容易受情绪影响,连专注修行都做不到的人,无论天赋有多好,都很难在未来有所成就。
他并非要劝人放下仇恨,六道宗也从不讲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反而更偏向快意恩仇,可纵然是身怀血海深仇,也该明白,当下唯有专注修行,提升自己的实力,将来方有报仇的机会。
践行一切的基础是实力,唯有强者才能追求逍遥自在。
人与人的交往中必然存在冲突,有人快活了,必然有人不快活,有人觉得自由了,必然有人觉得不自由,而决定这些的关键便在于各自的实力。
强者快活,弱者不快活;强者自由,弱者不自由。
追求强大,渴望变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同样是六道宗的教义,所以才会有“活着的天才方是真的天才,死了的天才都是废物”的说法。
别以为一时分心没有关系,事后可以从其他人口中打听到内容,相同的话,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来,其效果是不同的 这并非指说话者的地位,而是指说话者的修为。
罗丰在讲道之时,暗运真元,催化心灵映射之术,将法力化入语言当中,不同集中力的人听到,会有不同的体会。
最差者便是那些分心之人,等到结束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听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语言,无法串联成章;寻常者听到的则是一篇高深莫测的口诀,玄奥归玄奥,事后仍需自行参悟;专心者听闻时会觉得字字珠玑,每一字每一句都印入他们的脑海中,无法忘却,并立即领悟内中的深意;最虔诚者在听到的同时,体内真气就已经顺着口诀运行,脑海中也会自行成象,演绎所讲述的内容,甚至他们会进入一种旁若无人的状态,整个世界只有当事者一个人,再无其他。
所谓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一样的师傅,一样的口诀,结果弟子的成就却各不相同,原因便在于此了。
那些上乘功法的秘籍也蕴藏相同的功效,通常只有真本才能将完整的道统传授于人,因为只有真本上才存留着创作者的真意,其余拓印来的复本,只是单纯枯燥的文字,后人很难从中领悟到创作者所要讲述的大道,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而且走出来的道路与创作者会有微妙的不同。
除此以外,每当罗丰说法之时,各种玄黄、黑白的光点就会在山林间飘舞,不同种类的灵树灵花都会齐齐生长开放,有白,有红,有黄,漫山遍野,飘溢着仙灵之气,又有清心宁神的天外之音,直如仙家洞天一般。
这些光点对人族、妖族无效,顶多是令人景气饱满,神清气爽,但落在那些尚未开启智蒙的飞禽走兽身上,却会被它们吸收,转而让它们渐渐生出慧光,加速向妖族的转化。
这数日来,有些本身就藏有灵气的兽类已经生出智蒙,如一头活了三十年的老虎,直接成长为虎妖,另外还有一些本身就适合修行的种族,同样比其他禽兽更快地觉醒慧光,如狐狸和白鹤等。
一个时辰后,讲道的言语戛然而止,诸人怅然若失,仿佛从美梦中被强行唤醒,颇为不舍,但他们知晓这是罗浮仙尊定下的规矩,一个时辰就是时辰,绝不会多出半刻,倒也没有强求。
在依依不舍地离开的人群中,有一中年目光望向大树的时候,面带愧疚之色,但当他转向东南方时,又狠狠握紧了拳头,目光中充满了无法割舍的仇恨。
就在罗丰打算入大树中央,新开辟出来的洞天福地时,天外忽现一股雄浑气息,往着此处疾驰而来。
“哦,钩蛇这么快就来了?不对,它的反应不该这么快,我开辟道场尚不到半个月,连点成效都没有显现,它如何能参悟到我真正的用意,而且这股气息非是妖族……原来是他!”
听道的人群妖群兽群尚未离去,一个个浮现回味的神色,似乎还徜徉在先前的时光中,但一道白芒遁空而至,现出身影的瞬间,便施展出一道庞大的禁制当空罩落,将所有的妖族圈在里面。
“凡妖尽杀,一个也休想走!”
来者正是陈士载,他满头鬓发,面容相比王都时苍老了许多,而身上也多了一种说不清的坚毅决心,好似要证道心的剑修一般,不撞南墙誓不回!
“在此传道者为谁?师于妖类,不识大义,有才无德,当诛!”
还未离去的人们瞧见陈士载的时候,不少人立即认了出来,这因这数年来,陈士载行走边疆和蛮荒,斩妖无数,毫不留情,只要是妖类,一概诛杀,为此虽然得罪了不少人,但也获得了更多人的崇敬,其名声早已传开。
第0891章 说服的方法
罗丰从新开辟的洞天福地中步出,和远道而来的陈士载对视了一眼。
陈士载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熟人,尽管只是一面之缘的熟人,但罗丰可是在王都一役中,独自肩负起牵制妖皇的重责,虽然之后这件事情没有宣扬出去,可亲眼见过的陈士载不可能忽视掉罗丰所立下的功劳,如果当时没有罗丰,只怕整场战役的结果会颠倒过来。
妖族最终若能取胜,陈士载的家人以及玄思派弟子就不会受到妖族迁怒式的屠杀,而且作为胁迫陈士载的认知,他们还会得到很好保护。
当然,陈士载免不了要成为“人奸”,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哪怕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撰写的,可陈士载的立场也算不上是胜利者,顶多算是失败者的叛徒,胜利者的附庸,而作为真正胜利者的妖皇,会如何评价陈士载,是否会给他一个忠臣的名号,对此陈士载也不甚看好。
被迫投降和主动投降,两者的待遇终究不同,他也曾经见过,那些叛军夺取皇位,坐上龙椅,统治天下后,毫不犹豫的将当初投降自己的前朝大臣定性为“贰臣”。
因为疯狂斩杀妖族的功绩,陈士载多少抵消了当初临阵背叛的罪业,加上他的族人和弟子皆被妖族杀戮,成为孤家寡人,不免叫人生出几分同情,所以如今的他在汤昌帝国民间的名声还算不错,差不多是一位悲情英雄。
瞧见罗丰后,陈士载犹豫了一下,可随后想起那一座座刻着熟悉名字的坟墓,以及当日自己所立下的誓言,于是又硬下心来,招呼道:“道友,数年不见,久违了。”
罗丰微微颔首,道:“确实,多年不见,阁下风采更胜往昔。”
若从外表看,陈士载要比过去苍老许多,仿佛历尽人间沧桑,近乎精疲力竭之态,连气息都弱小了许多,没有寻常炼虚大宗师带给人的压迫感。
可这只是表象,若以修为而言,陈士载实则更胜往昔,内蕴神意饱满,呈现勃勃向上的生机,是一种罕见的急速增长状态,过往的苦难并没有令他踌躇不前,僵立原地,反而在经过磨炼之后,根基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屠杀妖族,不分强弱老幼,陈士载的行为看似暴虐,近乎入魔,可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一种偏执的正义,积极的降妖除魔,甚至连人道意志也会对他的行为予以嘉奖。
佛门有发宏愿的说法,比如最有名的是地藏王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等宏愿虽然成为枷锁限制了自身,可一旦达成宏愿,得到的回馈也是极其丰厚。更进一步甚至可成为成圣法门,只不过这种手段看似轻松突破关隘,实际上若完成不了宏愿,就将止步不前,甚至境界倒退无论用什么法门都不能解脱,即使散功转世,这宏愿亦会跟随不消,收获越大,代价越大。
道门也有类似的手段,只是不像佛门那样执着,其风险更低,效果也相对更弱,不会出现直接跃升一个境界的情况,甚至少数都不会直接增长修为。
陈士载发誓杀尽天下妖族,这便是一种发宏愿、立道心,而在完成这个心愿的过程中,每斩杀一头妖族,他都会得到相应的好处,虽然不是直接增长修为,却能使得道心更为澄净,自身越加接近自己的本心,于是修为也会因此水涨船高。
罗丰教导妖族的做法,显然要与陈士载发生冲突,如果真让他传下教派,收下妖族弟子并予以庇佑,陈士载就不可能达成杀尽天下妖族的誓愿。
虽然达不成也不会有心魔爆发,境界停滞不前的危险,可显然是阻碍了陈士载前进的道路,尤其是在他尝到甜头的情况下,更加不可能收手。